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60)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右相神机妙算,下官佩服。”王珙叉手道。

-----------------------------------

——大明宫——

天圣九年,宫中传出消息,昭仪徐氏因争宠而构陷亲王与内命妇,被皇帝赐死,徐昭仪的死,使得徐氏一族陷入恐慌,纷纷请辞,之后,皇十七子李愉年幼,便交由东宫抚养。

徐昭仪之死几乎与卫坚案同时发生,由于卫坚案的影响太过重大,使得徐昭仪一事只在内廷议论了一番就此散去,连史官都不曾记载。

除了徐氏一族受到影响,皇子李愉受学回来后,因为找不到母亲而哭闹不止,朝野都在关注卫坚案与东宫,而没有人惋惜还不到三十岁的徐氏。

皇帝对徐氏的死,更是一丝怜悯都没有,他将罪妇所生的皇子送到东宫,亦是给东宫妃一个提醒。

皇帝将心思都放在了卫坚案上,失约了张贵妃,张贵妃便在承欢殿耍起了性子,正殿内的古玩玉器摔碎了一地。

太监频繁来报,皇帝无奈,只能撇下案子前往承欢殿。

“圣人为了几个外臣,连妾都可以不管不顾,可见圣人心中,妾连外臣都不如。”

皇帝命人出宫买来了张贵妃爱吃的点心,哄道:“那些外臣岂能与吾的寰儿相比,但是此事牵扯重大,关乎大唐的江山社稷,若真让奸人得逞,吾争权失力,今后还如何庇佑你呢。”他搂着张贵妃安抚,解释,“你这爱惹麻烦的性子,除了皇帝,还有谁能让你这般放纵呢。”

“天下还有谁敢与圣人争权?”张贵妃一副不懂朝政的样子,“若有,圣人杀了他不就好了吗,何必这般大费周章呢。”

张贵妃的话,似乎提醒了皇帝,他大笑道:“娘子说得对,皇权是不允许被冒犯的。”

“启禀圣人。”冯力入内叉手道,“章韬光回来了。”

皇帝眼前一亮,“大理寺的审问已有结果了?”

冯力点头,“他带着画押的案供,想来是的。”

“让他进来。”皇帝挥手道。

章韬光入殿,跪伏道:“叩见圣人,娘子。”

“审问结果如何?”皇帝问道。

章韬光将主簿记录的审讯过程呈上,冯力接过转呈皇帝。

“御史大夫王珙与一众御史亲眼所见,刑部尚书卫坚与河西节度使皇甫明从庆安酒楼一同出来,经大理寺审问,卫坚与皇甫明拒不认罪,皇甫明于狱中撕袍陈血书证实清白。”章韬光又奉皇甫明血书。

张贵妃下意识捂住口鼻,“三郎…”

“好了好了,不用拿过来了。”皇帝挥手道。

“卫坚与皇甫明未曾招供,便又押入庆安酒楼的主人与伙计,但前夜与二人上酒的酒博士说卫坚与皇甫明临窗把酒言欢,只是在叙旧,所言,并未有涉及朝政之语。”章韬光继续说道,“御史大夫王珙怕酒博士编造与掩盖事实,便差狱卒对其严刑拷打,但得出的结果,仍与拷打前的一致,那酒博士至死也没有改口,因为卫坚案,而让无辜之人受刑而死,长安城中已经开始有人非议了,且王大夫还对卫坚与皇甫明都动用了鞭刑。”

章韬光的话是冯力所教,试图让皇帝明白王珙这样做是想要逼供,屈打成招,那么这件案子,便是一桩冤案,很显然,这是御史大夫与右相李甫的串通。

即便没有证据证实卫坚与皇甫明勾结谋反,然皇帝疑心已生,再难消下,他将案供放下,“不管怎么说,卫坚身为太子妃的兄长,与边将皇甫明结交,本就是朝廷的忌讳,如今私下见面,更是罪不容恕,皇甫明入朝后,推辞功勋赏赐,让朕诛杀右相,并向朕推荐卫坚,太子少保李长之辞去相位前也曾请求让卫坚为相,即使他没有反心,但他却有辅佐东宫称帝拜相的野心,朕绝不允许朝官有如此野心,传诏三省宰相,入阁见朕。”

“喏。”

皇帝起身,对张贵妃道:“吾去一趟紫宸殿,处理完这件案子就回来,吾向你保证,这次很快的。”

张贵妃也没有说什么,便福身道:“恭送圣人。”

皇帝召三省宰相于紫宸殿,目的只是为了训斥,后又命中书省起草制书。

经大理寺与御史台审问,卫坚谋逆一案查无实据,只得下令将其释放,就在众人以为松了一口气时,皇帝突然临朝,于宣政殿降下制书,责备刑部尚书卫坚诬陷宰相李甫,谋求高官厚禄,存有野心,将刑部尚书卫坚贬为缙云太守,又以河西节度使皇甫明以离间君臣之罪,贬为播川太守,太子少保李长之贬为宜春太守。

卫坚、皇甫明、李长之等太子党人被贬出京后,卫坚弟,将作少监卫岚与兵部员外郎卫直为其兄卫坚申冤,并至东宫请求太子李怏为其作证,太子惧,未应。

皇帝得知后勃然大怒,将卫坚罢官,流放至岭南,与卫坚有关联的卫氏一族,按亲疏关系遭到革职或贬官,李甫又将此案扩大,使卫坚一案,牵连数十人之众。

东宫恐慌,太子怏连忙上表,以情义不睦之名请求与太子妃卫氏离绝,获允,太子外祖父卢明奕请辞,皇帝罢其相位,改任司农卿,自此后,东宫彻底失势。

作者有话说:

长平王心狠不狠,跟生长的环境有关,太子跟皇帝表面和睦,父慈子孝,都是太子为了自保。

这样的情况,东宫不与卫氏脱离关系,一家子人全都要完,皇帝是曾杀过儿子的,仅因为谗言。

第45章 秋风赋(三十一)

——雍王府——

“李十二娘这些年一直在关中献艺, 所以结识了不少军士,每逢佳节时,禁军要守城, 无法归家, 李十二娘都会去军中献艺。”文喜将在北衙禁军中打听到的消息转告李忱,“除了禁军, 还有官府公廨,都喜欢请李十二娘出台献艺, 连教坊的名头都盖过了。”

“公孙大娘的爱徒,有此名气也不奇怪。”李忱说道,“有心之人, 若想成事, 便会做的滴水不漏,光是打探消息, 打探不出来什么,邢载也好,还是这个李十二娘, 以及长安城中一切有可疑之人, 都太多了, 事无巨细啊,等时候到了, 我亲自会一会他们。”

“郎君, 小人打探消息路过徐家时,徐家人传来了哭声, 而且举家搬离长安, 便多心入内问了几句, 才知道, 八月十六日,徐昭仪死了。”文喜说道。

“什么?”李忱愣住,“徐昭仪?”

“小人也觉得蹊跷,于是在东市问了一些出宫采买的中贵人,他们说徐昭仪说是被圣人亲自赐死的。”文喜又道。

“为什么?”李忱不解,因为徐昭仪是十七的生母,是生育了皇子的妃嫔。

“好像是因为徐昭仪诬陷张贵妃与外朝亲王有染,被张贵妃撞见,圣人一怒之下,赐死了徐氏。”文喜说道,“这件事与卫坚案几乎同时发生,所以没有几个人知道实情。”

“那十七呢?”李忱又问道。

“徐昭仪的事,是由内侍省秘密处置的,本身徐家在朝就没什么势力,所以就被东宫之事一笔带过了。”文喜回道。

“徐氏年轻,又因诞下皇子,曾经有过一段受宠的日子,如今她被张氏替代,生有争宠之心,可是她应该明白张氏如今的地位,她的死…”李忱挑眉,又有些自责,因为那是她最疼爱的弟弟的生母,“中秋夜,我就不该停留的。”

---------------------------------

——太极宫·东宫——

李愉被送入东宫后,太子李怏便将他安排在宜秋宫居住,并让良娣王氏照看,但知道生母恐遭不测的李愉便想找机会逃出东宫,被宫人阻拦后就一直躲在屋内不出来,整日哭泣不止。

“阿娘,阿娘,我要阿娘。”

“殿下,十七郎已整整一天没有进食了,他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再这样下去,恐会出事的。”王良娣说道。

太子李怏站在宫外,传出一声声叹息,如今东宫失势,自己被迫与太子妃和离,又哪儿敢管内廷中的事,“哎,十七郎…”随后推门入内,慢慢靠近李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