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222)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进献粮食的百姓中,有一个年迈的老人,是他让孙子前来献粮,看见张国忠回来并满眼奸邪的进献胡饼后,于是向皇帝说道:“陆善包藏祸心,预谋反叛已有十年之久,地方官员乃至百姓前往朝廷告发,却都被圣人诛杀,或捆绑交给陆善,所以才导致今天圣人出逃的局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以历代先王,无不延访忠良以聪耳目,小人还记得曾经宋公与章公为相时,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宁,”说罢,老人看向张国忠,“而现在的朝臣皆是阿谀奉承之辈,圣人听不得刺耳的直言,我等草野之士,有不少想进谏直言者,但九重严深,无路上达,如果不是发生这样的祸乱,小人今日又如何能够面见陛下,说出这些事情呢。”

张国忠听后有些恼怒,他拔出卫兵腰间的佩刀,“放肆!”

“够了。”皇帝斥道。

“圣人,此贱民以下犯上,冒犯天颜。”张国忠回头道。

“国忠,退下。”皇帝再次斥道。

被夺了刀的禁军护卫也不再对着张国忠客气,他走上前一把将刀夺回。

此刻,这位年迈的皇帝,心中无比懊恼与悔恨,从高山跌入谷底,如今连饭都吃不饱,任谁也无法接受这样下的结局,“今日这般,皆是我糊涂所致,怨不得他人。”

然而此时,皇帝已无力回天,听着百姓的骂声,他也没了怒火,只是差人给了些金宝抚慰,便将之遣散。

尚食局用逃亡时带来的粮食做好御膳进献,皇帝并没有先行用膳,而是将之赐予跟随他入蜀的近侍官员,待官员们吃饱后,自己才进食,然食物短缺,很多人都吃不饱饭,不得不命士卒前往各个村落向百姓乞食。

然而就在护卫的士卒纷纷离去求食时,一支规模并不算大的叛军向皇帝西逃的方向追来,并且渡过了那座未被焚烧的桥梁。

作者有话说:

苏荷还在路上,不过要提醒的事,现在她回到长安会非常的危险,因为皇帝跑路,留守的官员全部暗中倒靠叛军了。

但是消息是阻塞不灵通了,如果不跑路,苏荷是快马入的长安,会赶在叛军的大军来之前入城,一但苏荷入城,防守之战就有胜算了。(因为朝廷缺将,所以觉得防守没有希望就跑了)

我先提前解释一下哈,以免后续大家看不懂。

因为消息阻塞了,两个人相遇的机会太渺茫了,先打个预防针哈。

第163章 长恨歌(一百一十七)

叛军的骑兵队伍追赶到咸阳, 发现皇帝果然西逃,于是趁势将其围住,领头的将领并没有选择回去报信, 因为一眼望去, 皇帝身侧全是老幼妇孺,没有几个禁军, 所以便单独贪下功劳。

早之前禁军就已被皇帝派去村落求食,剩余护卫的人马不足百人, 陈元礼连忙组织剩余的禁军聚拢,护卫帝侧,然而多日来的失败, 让许多禁军都怯战不已, 一半的人临阵退缩,恐慌的往四处逃窜。

田震麾下的部将骑马上前, 他看着昔日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再三确认了一番,他没见过天子, 但认得那身黄色的盘龙袍, “昏君, 还不束手就擒?”

“放肆!”陈元礼骑上马与之对峙,“尔等也曾为唐兵, 为何要帮叛贼谋逆天子?”

“谁是叛贼, 谁又是天子?”叛将冷笑道,“天下间可有弃城而逃的天子, 与稳坐中原的叛贼?”显然他已奉叛贼为主。

“陆善给了你什么, 朕可以十倍给你。”太子李怏搀扶着皇帝上前。

叛将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皇帝, 冷哼道:“我要你的头颅, 你给吗?”

皇帝听后,顿时恼羞成怒,抬手大喊道:“杀了此人,朕有重赏。”

陈元礼提刀冷笑道:“就凭你这点人马,也想吃了我们?”

叛军不慌不忙的说道:“昏君是偷偷出逃的吧,你们就没有怀疑,我为什么能够追上?”

“因为有人泄露了你们行踪。”叛将的声音很大,试图以此恐吓唐军,“不想死的,就放下武器。”

一听泄露行踪,皇帝大怒,“一定是京兆尹崔光原。”

唐军为之动摇,陈元礼当即大呵一声,“他身后无援兵,尔等与我共擒之,而后携陛下入蜀。”

连续赶路半天之久,未曾饱餐的将士,根本无心御敌,还有不少人因叛军的话而吓到丢了武器,想要投降叛军。

叛将得意的大笑,而后目光一转,扫视着皇帝身后的宗室,“我们大王有话,把雍王交出来,否则一个也别想活。”

叛将口中的大王,自然是反贼陆善的儿子,所有人都知道雍王与陆庆绪有嫌隙,皇帝的亲从与宗室左右顾盼,她们都想要将之交出,以求活命,然而这一路上却没有发现雍王的身影,“雍王呢?”

见队伍之中没有雍王,想要讨好晋王的叛军,顿时失去了耐心,“男的全给我杀了!”

叛军人数虽少,但杀心却早已红了双眼,擒获北唐天子的功劳,足以平步青云,他们之中无人不想得到,于是争相砍杀唐军。

长平王李淑本在孝真公主身侧护卫,“你去陛下身边。”

李淑回头看了一眼,“姑母。”

“听话。”孝真公主这次并没有严厉的训斥,“就算离开长安,天子依旧是天子。”

李淑这才杀到老皇帝与太子李怏身侧,“翁翁。”

尽管陈元礼将所有精锐都护在了皇帝身侧,但却无法抵挡已经杀红了眼的叛军。

“诛杀昏君,封万户侯。”叛军们高喊着,“杀!杀!杀!”

眼下,皇帝身侧聚集了众多叛军,李淑抓着皇帝,一边杀敌,一边躲闪。

锋利的横刀忽然劈下,年老体衰的皇帝,行动太过迟缓,李淑见祖父无法躲闪,于是提刀挡住,左侧叛军见有纰漏,便也挥刀刺去。

李淑的左手被划出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利刃将老皇帝的幞头砍下。

受到惊吓的皇帝,全身瘫软的倒在泥地里,白发披散,浑身是血迹与泥泞,狼狈至极。

厮杀的阵地中充满了惨叫与哀嚎,皇帝爬在地上,紧紧捂住双耳,“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叛军将皇帝擒住,李淑半跪在地上,想要起身阻止,却被叛军挡住。

叛将砍杀了几个拦路的唐军,便吩咐数十人围住唐军大将陈元礼。

他骑马来到被俘的皇帝跟前,随后跳下马,叛军们将皇帝一脚踢倒在地,仿佛没有人记得,他从前是那个执掌天下的帝王,叛将仰天大笑道:“中原的皇帝,怎么会向我下跪呢?你真给你们李家的老祖宗丢脸呐。”

“不要杀我。”只听得皇帝捂住耳朵不停的喊道。

叛将俯下身,挥手拍了拍老皇帝的脸,问道:“昏君,雍王在哪儿?”

“她在长安,在长安!”皇帝瞪着恐慌的眼神回道,为了活命,便将自己所知全盘托出,“她没有跟我一起西逃。”

“什么?”叛将皱眉,随后直起腰身,“罢了,生擒了北唐皇帝,这也是大功一件。”

就在陈元礼被围,妃嫔女眷们哭嚎声天,叛将因俘获了大唐的皇帝而沾沾自喜时,一支强劲的弩·箭突然射来。

从叛将身后径直穿喉而过,叛将捂着流血不止的喉咙,“什…”旋即倒在了血泊之中,他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皇帝,看着自己的军功,满眼不甘。

“阿爷!”

射杀叛将的,正是山南节度使、永王李愉,他带着一千人马赶来,将叛军斩杀殆尽。

“一个都不要放过。”

李愉跳下马,扶起地上的皇帝,“阿爷,阿爷。”

老皇帝睁开害怕的双眼,见竟是自己的儿子前来救援了,遂痛哭流涕道:“十七郎。”

李愉连忙单膝下跪,叉手先行向皇帝解释,“臣在山南收到哥舒撼的招讨书信,得知潼关已经失守,于是率军匆匆赶来,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