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起长安(19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由于先前陆善为麾下将领请功,所以他们大多都愿意归顺与效忠陆善。

而其余将帅却并不知陆善即将造反之事,为取得所有人的支持, 陆善便找来自己的幕府心腹官员秘密商量。

“我虽是三镇节度使, 却不能统领三镇的所有兵马,让所有将帅都信服与追随我, 大唐开国至今已厉百年,根基深厚,所以效忠大唐的士卒依旧很多, 朝廷还有二十万禁卫军, 我该如何做呢?”陆善问道与孔目官颜庄与掌书记高上, “眼下张国忠欺人太甚,我已经不能再忍受了。”

“自天圣年间以来, 圣人独宠李甫, 李甫死后,又让张国忠那样的市井之徒做宰相, 弄得朝廷乌烟瘴气, 如今这天下, 遍地饥荒, 百姓接连饿死,连士卒都吃不饱饭,都是因为奸相当道,所以没有人不讨厌张国忠,大王,我们可以借讨伐张国忠之名,行清君侧之事,这样一来,那些将领一定都会听从。”孔目官颜庄献策道。

陆善想了一会儿,担忧的问道:“可是我要做的事,他们也会跟随吗?”因为天下皆知他要造反。

掌书记高上于是向陆善解释道:“一但跟从起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他们只能跟随大王您,别无他选。”

“以天子的疑心,是不允许任何人有二心的。”高上又道,“因此士卒们也不会临阵倒戈。”

“况且天下安宁久矣,朝廷的禁军不过都是贩夫走卒,不堪一击,而大王的兵马久经沙场,岂是朝廷那些乌合之众可以抵挡的。”

颜庄点头,又道:“眼下圣人寿诞千秋节将至,大王就算不能亲自前去贺寿,也当备一份厚礼送至长安,以此来稳住天心,从大王拒绝入京参加长公子婚礼至今,已过去多月,其中傅璆琳收受贿赂一事也被圣人悉知,然而圣人却并没有对您做什么,可见那些事都没有动摇您在圣人心中的地位,等到起事时,朝廷必然没有准备,因此不出一年,必能攻陷两京。”

听到两个人的话,陆善大为高兴,“我有两位先生为军师,何愁不能谋取天下。”

---------------------------------

天圣十四年,八月戊寅,时逢皇帝七十寿诞,千秋节,文武百官纷纷入朝贺礼。

而远在范阳的东平郡王也派遣了奏事官前往长安献上寿礼。

每一年的千秋节,皇帝都会在兴庆宫内的花萼相辉楼前举行盛宴,这场祝贺天子寿诞,与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同乐的盛宴,将会从白天持续到黑夜,比上元节还要更加热闹。

群臣与地方进献的寿礼摆满了整个花萼相辉楼,楼前的寿山灯楼是孝真公主的驸马长安令所搭建,光是灯楼,便花费了万贯,皇帝为此还夸赞了长安令。

每过一个千秋节,皇帝便倍加珍惜,特别是在进入暮年之后。

他望着满堂的欢乐,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战火的气息,越近年老,便越喜欢热闹,因而宴会的举办也逐渐频繁了起来。

随着夜幕降临,气温也开始慢慢下降,楼外吹来的秋风带走了宴会上的燥热。

花萼相辉楼中满是奇花异草,长廊底下一株昙花在感受到这阵凉爽的秋风后忽然绽放。

张国忠无意瞥见了这株突然开花的昙花,于是将其献与皇帝,“秋风忽至,此花开于千秋节之夜,想来是上天感知圣人寿诞,特命此花为圣人贺寿,天降祥瑞,圣人千秋万岁。”

群臣于是纷纷起身同贺,“昭昭大唐,天俾万国,圣人千秋万岁!”

声音响彻整个花萼相辉楼,皇帝对张国忠的溜须拍马很是受用,于是将率先开花的昙花以天赐的名义赏给了张国忠。

然而张国忠刚接到昙花,却发现昙花开始衰败,于是将其藏起。

欣赏完教坊的歌舞后,张贵妃忽然提出要替天子奏乐贺寿。

皇帝欣然答应,“朕许久未曾听过贵妃的琵琶了。”于是命人抱来琵琶。

张贵妃抱着琵琶,又说道:“今日花萼相辉楼内数千人为陛下贺寿,妾恐一人独奏难以支撑,遂想请宗室或文武中擅乐者合奏。”

当张贵妃说出宗室二字时,所有人便都明白了她的用意,又哪还有人敢上前争锋。

“宗室之中,以雍王最为擅乐。”张国忠从旁说道,“上次亦是在这花萼相辉楼中,臣与诸位臣工有幸听得一曲,宛如天籁。”

皇帝对于张贵妃的请求自是没有不答应的,况且李忱的笛声与其母神似,越至晚年,皇帝对以往便越是怀念,“好,那就依你们所言。”

于是偏头撑在桌案上浅睡的李忱被兄长李恪轻轻推醒,“十三郎。”

李忱睁开眼,李恪便向她说明了缘由,张贵妃忽然在千秋节的夜晚提出合奏,这让李忱不由的起了疑心。

自张氏入宫,二人便再未讨论过乐器,更未合奏过。

多年过去,张贵妃却突然要在这场天子的寿宴中合奏,她只得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轮车。

宦官拿来长笛,以长笛配琵琶,最为绝妙,而李忱随身携带的玉笛则是一根精致小巧的短笛。

李忱依旧拒绝了宦官送来的笛子,她推着轮车缓缓来到御前,在张贵妃身侧停下,“圣人,娘子。”

“千秋节之夜,不知十三郎,今夜想奏何取。”张贵妃坐在胡凳上,怀抱琵琶问道李忱。

李忱拿出笛子轻轻擦拭,他忽然抬头看着御座上的皇帝,“三十四前的今日,中山郡公王德明讨平叛胡,捷报送至千秋节的盛宴上,群臣无不欢颜,于是圣人便作了一首《平胡》”

平胡二字一出,瞬间引起了台下的诸多议论,平胡曲依旧在,只是当年之事,有许多人都已忘却,包括御座上的天子,而中山郡公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病故。

张贵妃看着李忱,丝毫没有感到意外,“这平胡曲,陛下先前曾教授于妾,今日陛下寿诞,而此曲有双喜之意,可见雍王的一片孝心。”

平胡是皇帝为庆功所作,至今已过去三十年余年,当李忱说出来时,就连皇帝也很是意外。

然而当他看到李忱看着笛子满怀思念的眼神时,瞬间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平胡一曲出来时,朝野盛传,没过多久,崔贵妃便入了宫,皇帝还将此曲亲自教授给了她。

然而群臣与皇帝所想截然不同,皇帝听闻此曲,只有对往事的无尽思念。

而百官听到平胡,却觉得十分讽刺,就连张国忠都明白李忱要在今夜演奏此曲的用意。

今夜的平胡,比先李忱所吹前亡国之君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更为讽刺。

李忱持笛,与张贵妃对视一眼,二人同时点头后,张贵妃轻轻弹拨管弦。

全场静默,只有琵琶声起,张贵妃的吟唱,伴笛声而出。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许多宗室以及官员在听到平胡曲后都低下了头,而其余被张国忠提拔上来,并无真才实学的市井之徒,便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张贵妃与她的琵琶以及歌声上。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肥头大耳的官员,停下了手中正吃着的酒肉,明明听不懂,却依然陶醉在了张贵妃的歌声中,“贵妃娘子的歌声,可是丝毫不逊色当年的许贺子啊。”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笛声与琵琶都变得越发急凑,就像是身临战场,有震撼山川之势。

张氏的多才与美貌,吸引了所有的男人,但他们只能将那份蠢蠢欲动的心思深深埋藏。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夜色渐深,风从龙池池畔徐徐吹来,吹动着李忱的发丝,那龙池边上的昙花,听见了笛声,竟纷纷绽放,一夜开尽。

然而就在曲终时,那些最先开花的昙花却开始枯萎凋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