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纪(323)
洛元秋轻轻点头,端着碗走向那人,忽问:“陛下,你想好了吗?”
皇帝喉头发紧,看着那托盘上沾染鲜血的匕首,低声道:“去。”
洛元秋换了手,扣住那人的下巴,将半碗血从他嘴中灌了进去。这行尸得了鲜血狂性大发,仰头发出嘶吼声,手脚上的铁链都为之震动,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仿佛要被他从墙中扯拽出来。
章公公骇然道:“陛下?!”
皇帝面色几变,眼中泛起一丝狠厉,他一瞬不瞬看着墙上那人,手用力在章公公肩膀上一按。
震天动地的吼声中,洛元秋极轻地叹了口气,道:“听说我祖父,天师府众人皆是因你而死,如今也算是,恩怨两清了。”
她手中瓷碗一落地,便飞速出剑,剑锋自那人脖下掠过,喷溅出黑血。那人踉跄走了几步,仿佛神魂归体一般抬头看了眼面前几人,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头重重垂了下去,因被铁链捆着,身体仍保持着站立的姿势。
良久之后皇帝才道:“这就完了?”
洛元秋见他一脸恍惚,便主动道:“过来看看,已经无事,这次真是死了。”
皇帝疾步走近,抓起托盘上的布抬起那人的头,见他满脸都是黑血,双眼已经合上了。
皇帝将布丢到一旁,低声道:“章则端,你立即去着人来办,整衣以后,尽快送入陵寝,封棺落石!不得有误,快去!”
章公公领命去了,洛元秋与皇帝出了暗室,这才发现彼此都臭不可闻,洛元秋离得近,裙摆还溅上了黑血,她不免心痛了一会。
皇帝见了大手一挥,道:“不就是一条裙子,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看了那裙面几眼,突然觉得有几分眼熟,这裙子,这身衣裳,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但皇帝日理万机,一条寻常的裙子也不至于让他倍感熟悉,他不禁有些奇怪,但仔细想想也想不出在哪里见过。正当这时有人用力推开殿门,外头的光霎时照进殿中,她逆光站在门外,脸上神情难辨,不是景澜又会是谁?
皇帝见了外甥女惊讶道:“你怎么来了,这么快事就议完了?”
洛元秋在景澜的注视下莫名心虚,快步迎了上去,牵住她的手说:“我到处找你找不到……”
景澜闻言脸色好看了许多,伸手为她理了理上衣,见裙摆到处都是污痕,也没问什么,只是叹道:“我听宫人说你不在房中,真是担惊受怕,如何能坐得住?这就出来寻你了。”
洛元秋向来吃软不吃硬,景澜深谙此道,温声说道:“好了,人没事就好,过来让我抱会。”
洛元秋愧疚不已,一时忘了这是在人前,竟任由景澜抱住自己。
景澜脸埋在她发间,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察觉到一道惊愕的目光后,她镇定自若地对上皇帝的视线。
舅甥二人你来我往交战片刻,皇帝眼角抽搐几下,沉声道:“小姑娘,这就是你问朕要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233333333
。
第121章 转寰
一个时辰之后,皇帝移驾临华殿,不顾御医阻拦,强撑着病体召见了今早在议政殿主持议事的徐尚书与怀远侯,询问议事始末。
“……有景大人在,几位老大人便不好再提云和公主守陵之事,陛下大可安心。”
听完怀远侯的话,半倚在床榻上的皇帝面色稍霁,又转头看向徐尚书。
徐尚书抚须道:“景大人去的正是时候,倒让那几位大人真正是无话可说了。”
皇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昔时先帝遣云和公主守陵,守的是平宜山上的列祖列宗。老六要为昭王守陵也无不可,只是他到底玉牒在册,这般张扬行事,实是有损朕的颜面。”
“知道的,都道他赵奉是一片孝心,做了皇子还不忘本……”皇帝苦笑道:“不知道的,听到六皇子去守陵,还当朕已山陵崩了呢。”
两位臣子忙离座,惶恐不安地俯身,纷纷劝慰起皇帝来。皇帝叹息一声,道:“要是他当真有这个孝心,朕也不拦他,这就着宗正寺将他改继为昭王嗣子,由他去守陵便是!”
言罢狠狠咳了起来,章公公上前捧来软帕,皇帝抓过掩唇咳了一会,仿佛已经用尽了全身力气,无力地摆摆手道:“……倘若他不愿丢了这个皇子的名头,等年后,就让他去封地罢。”
话说到这个份上,徐尚书与怀远侯只得劝说皇帝多保重圣体,莫要再耗费心力了。眼看皇帝又要晕厥过去,御医已经等候在殿外,两位臣子便先行告退。
待他人走后,皇帝忙不迭掀开被子,飞速从床榻下来,抖出一个香囊,他捂着口鼻闷声道:“章则端,快将这东西拿开,当真是要呛死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