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49)
看她端坐着,粉面桃腮的样子,晁新心里一动,但拣了别的话说:“等你入学,要不要去考个驾照?”
“我没有车。”向挽不好意思地说。
“开我的。”
向挽看她一眼:“可我二人同行,时常都是你带我。”
“有时我也会累啊。”晁新用略低哑的声音说,尾音收回时,也回视向挽。
向挽突然意识到晁新在对她提要求,不是一味的得体包容,而是对她说——有时我也累,想要你来开。
这个发现让她心里面有一点舒服,虽然也没有很多。
但她莫名直觉,晁新从未对人说过这样近似于示弱的话。
向挽忖了忖,她不喜欢做车夫,因为不符合她的身份,但若是晁新累,她也可以。
她其实很喜欢被人依靠,哪怕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可能因为,从前根本没有机会。
于是她说:“那你替我报班,我不大懂应该报什么样的。”
“好。”晁新又笑了笑,看着前方的路。
主办方给俩人开了房间,是相邻的,于是到了酒店之后,她们就没急着回各自的房间,而是把行李都放在了晁新的屋子里,上了厕所简单整理一下,就出门去吃饭。
吃的酒店的自助餐,晁新一边用叉子吃切好块儿的西瓜,一边打字回消息。
向挽夹了一点意面:“怎么到了锦城,反倒比在江城还忙碌些,都没有工夫吃饭了。”
晁新放下手机,在酒店水晶吊灯的光影下,琥珀色的瞳孔有一点璀璨:“这次过来,我还有一点别的事,正好见一个客户。”
“客户?”
“嗯。是一个投资短剧的出品人,我不知道你了解短剧吗?”
“知道,但没怎么看过。”
晁新吃一口糕点,吞下去,才说:“短剧现在市场挺好的,之前的虽然比较下沉,但现在的观众都适应快餐文化,短平快的节奏更让他们能够挤出碎片时间来享受。短剧每期就三五分钟,节奏拉得很快,通常也会是一些比较有爽点的剧本,所以有很大一批受众,用他们的话来说,挺上头的。”
“嗯。”向挽认真听着,不过她不大明白,这跟晁新有什么关系呢?
“前几年在短剧领域试水的班底不是很专业,但蛋糕做起来之后,资方看到这一块的市场,也纷纷想要入场。但选择一多,竞争就大,这两年能够火起来的短剧,制作已经很精良了,不仅是题材、特效、表演,还是……配音。”
晁新挑了个眉头,向挽明白了。
竖屏短剧的审核标准和宽屏长剧不一样,它可以允许配音,而且时长短,台词很重要,专业配音演员的入场,会增色不少。
“这个客户手里有五六个短剧项目,而且故事和班底都挺不错的,导演也很知名,他想找我去做配导,负责声音团队。”
不过短剧市场起来之后,想必也会逐渐地向长剧审核靠拢,更加规范化,所以未必能长效发展,但如果能抓住这两年的风口,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晁新是这么想的。
“但你的工作室,还没有建好。”向挽道。
“如果能谈下来,先码人,棚的话,租你们的啊。”晁新笑了。
“所以,我也是在替老板谈合作了?”向挽莞尔,俏皮一笑。
“是,所以有折扣价吗?”晁新问她。
“除非,”向挽撑着额头,“让我同你一起去见客户。”
晁新眯了眯眼:“我这次不会被灌酒了。“
她知道向挽在担心什么。
“我长长见识,不可以么?”向挽偏了偏头。
“可以,向老师肯赏脸,他赚了。”晁新点头,“明晚八点,线下活动之后,你OK吗?”
“没问题。”
晁新低头尝一口饮料,右手解锁,给对方发微信。
七小皇叔: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29章
休整半日,晚上和主办方对了一下流程,俩人早早地就准备休息了,为了轻装简行,只带了一套旅行装的护肤品,想着可以共用。
所以向挽在晁新的房间洗完澡,穿着睡衣再到自己房间。
第二天简单吃了早饭,俩人换了衣服,来到现场。
晁新是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向挽这类“流量”cv的人气,大半个场子都举着她的手幅和海报,穿着蓝色的会服,甚至还有人把她名字做的小logo贴在自己脸上。
备台时晁新瞥一眼,然后偏头问向挽:“向阿夕,是你吗?”
“是。”向挽对着那个手幅,提眉笑了笑。
粉丝很热情地打招呼。
晁新又看一眼,自己竟然也有手幅,以前她的粉丝都不太会做这些应援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