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130)
还有一样她没有说,她一点都不想被晁新点评,因为向挽曾经那样掌控过她的身体。
晁新的点评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当初的那些给予,只有晁新敞开时才算数。一旦她封闭,两个人前后辈的关系,连平视都是奢侈。
还有比仰望你的爱人更让人难过的事情吗?至少此刻向挽认为没有。
向挽的情绪不太对,晁新多看了两眼。
以至于主持人cue到她的时候,她闪着眼波几秒后才回神,求助般望着笔记,笔杆在手中掩饰性地一转,然后才开始点评。
笔头在书页上一下一下地敲,晁新慵懒的话语一句一句地说,向挽的呼吸起起落落,有一搭没一搭地揉着自己的手腕解压。
第四个,舒秦终于出场。
向挽抬头时,她已经站在中央。
观众交头接耳,都很关心这个从未出现过的新面孔是谁。
她瘦瘦小小站在麦克风前,因为个子较低,她先不慌不忙地调整了一下立麦的位置,中指拇指交叠,在麦克风前打了个小小的响指,试探耳返和话筒的位置是否正常。
然后再给导演点头示意,表示可以开始。
向挽的心不经意地一缩,因为这个打响指试耳机的小习惯,是晁新的。
有些情绪一浪一浪地就来了,猝不及防,把已经缩成头发丝那么细的心脏堵了个严严实实。
因为有时候你未必能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和对方分开以后,究竟缺席了哪些,她又和别人一样经历了哪些,有了什么让你一无所知的默契。
总有一个微小的地方会提醒你,她有些事情,你真的不知道。
比外人还要外人。
更难堪的是,舒秦的题材苏唱真的猜不到,因为她一人配了四个角色,从垂垂暮年的老妪,到绕床嬉闹的孩童,从出门采桑的少妇,到瞧完热闹归来的少年。
一家子热热闹闹,声音此起彼伏,丝滑无比,连气口的抽动都很难听到。
观众惊呆了,吴风和赵元熙也挑眉瞪眼,摇头对视。
一场戏令人意犹未尽,停在孩童的未完的笑语里,然后她退一小步鞠躬致谢,以示表演结束。
因为收尾戛然而止,观众有些沉默,几秒后才爆发出掌声,不太热烈,但对于一个全新的选手来说,是由衷的。
向挽这才明白,为什么几个月了,舒秦一点作品都没有出,参赛前期也没有任何造势。
因为晁新就是想让听众把期待降低,降到最低。“意料之外”往往意味着印象深刻。
而舒秦最大的优势表演,配合着变声,让整个场景活灵活现,把天赋发挥到了最大化。
哪怕她的发声技巧并不算优秀,但她的演绎足够丰富和热闹,能充分调动人的感官,就已经赢了。
苏唱和晁新为两个经验不足的选手设置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向挽是至纯至简,“一条白练上青天”。
舒秦是至多至繁,“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意外,赵元熙给了8分,吴风也给了8分,苏唱给了7.9,三位导师和场上的观众等待晁新。
晁新依然没什么表情,冷淡淡的。
举牌子给了7.1。
“晁老师说两句吧,这是您工作室的新人,第一次公开亮相。”主持人拿着手卡介绍。
“发挥得不错,比练的时候要好。”晁新拎拎嘴角,笑了。
舒秦也笑了,咬咬唇角,把手背在身后。
舒秦是个很神奇的姑娘,看上去瘦弱,但心理素质很强,从来都是比赛型的选手,上课时不怎么说话,但一到表演时气场全开。
而且她总是遇强则强,越战越勇。
因此晁新从来不担心把她放在第一个出场。
她就应该跟最强的碰一碰。
“嗯但是,”晁新这次没有做笔记,“还是之前练习时候的问题,少年音其实不是很自然,听起来有一点掐,当你过于关注掐声线的时候,咬字吞音的情况就比较明显了,断句有问题,情感力度就不够,但好在这个少年音没几句,被你混过去了,是不是?”
晁新又笑了。
现场观众也笑起来,没想到晁老师这么直白也不留情面,直接把自己工作室成员混过去这件事点出来了。
舒秦有点不好意思,靠近话筒,说:“是。”
主持人也笑了:“我们的选手太可爱了,还特意靠近话筒承认了。”
“哎不带你这样的啊,”吴风伸手,“你这样那之后遇到我们的选手,我们到底是揭短儿还是不揭短儿啊。”
“随你。”晁新偏头看他一眼。
“哎你看看你看看,有没有天理了啊。”吴风转向苏唱,“唱啊你说句话。”
全场笑声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