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兮从我栖+番外(251)
静笙抱着孩子,而苏浅站在她们的旁边,轻抚着静笙怀中的孩子。
她们……真是像极了一家三口!
~~~~~
含元大殿之上,百官肃立。
身着隆重朝服的苏浅进入大殿,一步都极为优雅从容,钗环不动,环佩不响,无可挑剔。
静笙抱着孩子,走在苏浅身后。
两旁的文武百官,拢袍袖而站,垂着眼眉,算他们经过身边,也目不斜视。
看他们这副自若的模样,静笙清楚,今日的召见,绝不是皇帝的临时起意。应该是他们商议了好多天之后的结果。
她们走到到御座之下,苏浅按礼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皇帝说了免礼,静笙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了一下御座之上的皇帝,皇帝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也不知道今天是吉是凶。
“太子妃,你可知今日,朕为何要召你到含元殿?”皇帝开口,问了苏浅一句。
苏浅行了一礼,恭敬地回道,“想必是为了皇长孙。”
皇帝轻点了一下头,然后点头示意百官开始出列说道。
先出列的,是大理寺卿,在朝堂之上说了,赵意棠生产的那一天,母先死,而其后,苏浅下令,将活着的婴儿从赵意棠尸体的肚子里中取了出来……
事件说完,接下来,是御史台出列,一个接一个,弹劾苏浅剖腹取子,弹劾皇长孙克国克君。
接下来,又有不少大臣附议御史台。
弹劾之人所说的话,都非常的激烈而犀利。但苏浅只是定定的站在那里,不动如山,听着他们讲着,却没有辩驳。
大半个时辰之后,武帝看着自己的儿媳,问道:“太子妃,你可有话要说?”
苏浅微微一笑,禀道,“各位言官说儿媳巫蛊惑乱,这罪名儿媳不敢承担!《史记·楚世家》中,明确记载:“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
“史书之中记得很清楚,几百年前的陆终,六个孩子,个个剖腹而生。”苏浅淡淡的说道,“《青囊经》中也有记载过妇人剖腹产子。”
苏浅看着朝堂上的众人,“几百年前失传的医术,到了各位大人嘴里,怎么就成了歪门邪道了。”
这事,确实是记载在史书之上的,有几个言官不服气,却也被苏浅说得辩无可辩。
形势正好之际,突然一人出列。
那人正是赵意棠的生父!
静笙在旁边,愣愣的看着赵意棠的生父,生泪俱下控诉着赵意棠当时已死,可太子妃下令剖腹取子,那是对死者的不敬!在尸体上动刀子,简直就是对死者的亵渎!
静笙整个人都愣住了,明明她们救了赵意棠的孩子,而且孩子现在就在她怀里。可孩子的外公,却在那里痛哭流涕,说的好像是她们害死了赵意棠一样。
相较于静笙的愤愤不平和寒心,苏浅倒是很平静。
赵家现在的所为,在她的意料之中!
最近克国克君,灾星降世之说,在京中广为流传,大家心里都认定了,东宫长子是活不了了。
赵家现在……是准备弃车保帅了!
现在说那么多,不过是想将灾星和她赵家女儿撇开关系而已。下一刻,大概就是要大义凛然的拿孩子祭天了。
果然!
赵大人在说过自己女儿,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无奈之后,话锋一转。
“此子还未出生便克死母亲,实在不能留!”
第207章
静笙的手,紧紧的攥住了包着孩子的襁褓,紧到指节都发白了,却还是没有抑住自己心底的气氛。
虎毒还不食子呢!
他女儿用命拼来的孩子,他凭什么说不能留?!
静笙禁不住看了苏浅一眼,却发现苏浅依旧是那副泰然自若的模样,只是这一次好像并没有要反驳的意思。
正疑惑之际,只见群臣中,一位御史出列,当庭一礼,禀道:“赵大人此言差矣!”
静笙一看,哟,这人她认识!
之前君曦想要扳倒官媒署,想的就请这位素来刚正不阿的严大人出面。
“严大人此话怎讲?”赵大人皱起了眉头。
“祖宗规矩,皇嗣为重!太子妃保皇嗣,天经地义!”严御史眼眸一眯,沉声说道,“自然证明了剖腹取子并非巫蛊祸事,那太子妃救皇嗣一事,并无出格之处。”
严大人话落,又有一人出列,为太子妃陈情。
此事在朝中本就分为两派,一派坚持要拿皇长孙祭天,另一派则是觉得灾星之事是无稽之谈,力保皇长孙。
只不过那所谓奉天意的一派占了上风,想保皇长孙一派的人,反倒是落了下乘,被那些人以天意神权压制的死死的。
现在太子妃要力保皇长孙,那保皇长孙的一派,自然就分分冒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