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执笔画唐(67)

作者:王归田 阅读记录

“都督常年持部分兵力,戍守在边境线,镇抚莫不成、能在背后捅都督?”

“边塞不守,镇也没了,臣以为,由朝中指派赴任的镇抚,无做蠢事的理由。”

“镇抚乃文官,由朝中直授,对都督来说,镇抚治理地方有度,使都督行御外之事便宜,相当于有了可靠的后盾。”

“没有感情的夫妻,尚且能日久生情,更何况相互扶持的伙伴。”

“而且,除却镇抚和都督之外,还有都察府监督,若有叛唐或二者相苟迹象,都察府自是要论律处置。”

“毕竟禁军最高统领权,在于护军中尉,其次才是都督、镇抚。”

“三足鼎立,权责错横,稳啊……”昭宗首肯地点着头:“那么依你看,这都督府制又当如何推行?”

“无分边境或内地,先于实控之镇,低调设立,同时广封藩王,暂借藩王实力御外。”

“时间一长,待仍不服唐廷的地方,发觉周围数镇遍布都督府,随时可集结合一,倾兵出镇。”

“惮于唐廷恩威及渐渐壮大的实力,便不得不彻底臣服。”

“后再于这些不服之地,继续推立都督府,潜移默化中换血地方行政。”

“大局布稳后,撤留后及世袭制,等现任藩王死绝,不再封藩,封其后人以虚爵安抚,虽不免又生五姓七望之类的大族,但至少不会再祸及朝纲。”

“暂时之计,在于以藩攘外、府督振内,待大唐重归盛世,则天下皆臣,自然忌战。”

“好想法,只是没个几十年,办不完这么些……”

昭宗性子急,总期望有法子能一步到位,但其也知现实不允许:“爱卿,此长远大计,一世恐难成,平日时,望爱卿能将这些道理,传达给太子吾儿,使其将法统传承下去。”

“望后世,也能依靠这来之不易的法统,长治久安。”

刘宛筠点点头:“陛下如此重信,臣惶恐。”

“别惶恐了,我祺儿与你成婚后,日日眉开眼笑,可见所托确为良人。”

“朕亦是你的父皇,为父皇办事,何谈惶恐。”

“呃……”刘宛筠身子略微一颤。

想到自己三十岁的灵魂,给不到四十的昭宗当「儿」,是不是被占便宜了。

收起凌乱的黑线,刘宛筠摸出特意带来的一本簿册,递给昭宗。

昭宗疑惑:“这是?”

“臣列了个名册,约三百余人,臣远行期间,若名册内之人求见陛下,陛下可酌情考虑,见或不见。”

昭宗以鼻息连连轻笑,翻开簿册详看。

却见第一页,李愚的名字也在上面。

其名后方,详陈了其之生平,以及推荐昭宗接见的理由。

“李愚,思想长远,所想实用,如雕版印刷,乃天下之首创,可使大唐文化长久流传。”

“其人文学造诣极高,且擅以行商之法,以营商角度,推进文化发展,兴旺文化同时,创百业、富书生,使民间谋生之计多元……”

“周庠,思想家,战略家,以数道奇谋,使王建稳握西川,使西川民生,治理有方,于西川,周庠大名,甚于王建,臣愿以诸葛在世称道之……”

“康怀贞,骁勇武将,目光长远,黄巢之乱无法无天时,预判叛军行军路线,路上多番予以突袭,使叛军溃逃数路,元气折损。”

……

昭宗翻阅几页后,鼻头莫名酸楚。

他以为天下人离心向背,无人帮他,才叫他连遭幽囚。

原来,心系大唐者,多之又多,只是他受困一隅,无从得知罢了。

一个李愚的泣血怄书寻求救驾,已叫他感动不已。

更何况名册上三百余人,大部分皆默默于不明之地,远远守望着他。

看过几页名册,他感觉眼前狭窄的路,亦豁然开朗了些。

即便名册中人不为其用,名册中所提之部分事,都是超越眼界之可为良业。

默默摸摸眼角,拭去溢出之热泪,昭宗问道:“爱卿,名册中人,皆与你相识?”

刘宛筠摇摇头:“册中人之大名,臣闻名已久。多年前,臣曾设法联络上几人,可惜彼时,只有李愚愿意留下。”

“臣以为,若名册中人,皆能为大唐所用,大唐或能如翼添羽,使大唐盛世,锦上添花。”

“好想法,即便不用以为官,援其行事,亦可成就一桩桩良业。”

昭宗珍惜地将名册,摆到龙案正中央:“爱卿有心,这些人,比起守株待兔翘等,不如朕主动派人去寻来。”

“大唐,盛世有望!”

第39章 决定黑化

张适怀抱着不满半岁的女儿,满心满眼都是宠爱。

生怕女儿在他怀里,力气大了会化,力气轻了碰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