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执笔画唐(51)

作者:王归田 阅读记录

“稍后张贴布告,入户籍后,可先领救济钱一千钱及五亩农田,此后以部分收成,抵偿田款,直至偿清,以此安置。”

“至于个人之自身生存,他们会有自己的办法的。”

说完,刘宛筠闭着抬不起的眼皮,往城楼上走。

交托张适都尉,在此落实布告事宜,及配合蓟州刺史,主持造册户籍、均田一事,便坐上李祺的马车,回幽州。

李祺搂着刘宛筠,让她躺在自己腿上,沉睡。

垂头看着她的脸,仍是又心疼又生气。

好好的堂上官不做,非要来地方遭罪,让人满心无奈。

但她也能理解。

乾州之事,刺激到的,又何止刘宛筠一人。

颠簸的马车,令刘宛筠时不时滑落而醒,她无意识中抬手,紧紧搂住李祺的腰间,而后再次陷入沉睡。

李祺哭笑不得,反手搂紧她,不使其滑落后。

一个想法,在她心头萌生——

既然刘宛筠如此痛恨乾州刺史之流,况且眼下,存粮比国库还多的,又恰恰是这等流辈。

不如……

第30章 南汉生乱

深夜,李祺召集影卫现身。

又秘密潜入军营,叫来三名校尉。

一通吩咐后,三百余人,全数换上黑衣。

趁着夜色,朝幽州西北边的儒州,策马进发。

儒州属威塞镇四州之一,因是大唐边疆,天高皇帝远,当地刺史,小日子过得比乾州刺史更快活。

“殿下……”

“别叫殿下,泄露身份,叫我山大王。”

“山大王,这儒州舆图,是十余年前勘绘的,如今已不知,还精不精准。”校尉警惕着四周道。

“管他准不准,找到粮仓就行。”

“找到之后,一人扛两袋,扛了就跑。”

寅时时分,儒州刺史府,一片静谧。

一行人特意绕进山林,由山林穿境而来。

李祺悄悄绕到府邸后墙,纵身一跃,便站上了墙头。

探无人迹后,小手一挥,十名影卫登时一跃而上。

随后十名影卫先行潜入府内,不多时便有一影卫迅速折返,以手势告知——

府门已开,安全。

三百府兵悄声绕到前门,如入无人之境般鱼贯而入。

在先行查探的影卫带领下,众人摸到位于后院的低矮库房旁。

推门一看,里头堆了半仓的麻袋。

库房虽矮,入内后可察——除却露于地面的库门外,库房实为建于地下。

站在其中,可察库房之大,约一千见方,挖空整座刺史府地下的五分之一。

粗略以一袋一石(60斤)估算,仓内存粮上万石。

一石够一个人吃四个月。

一万石够四万人吃一个月。

李祺懊恼人带少了,应该再多带一百人来才对。

“搬。”

一声令下,一行人鼠鼠祟祟,如老鼠搬家般,扛起麻袋便匆匆离开。

摆在眼前的粮食,府兵们都想全部搬走。

有的力壮的,甚至一人扛起四袋,可除非一行人来回十趟,否则不可能全部搬完。

无奈天快亮了,众人来回两趟、搬走近两千石粮食后。

李祺不舍但只能下令,回程。

“哈哈,两千石,够多少人吃的?”

策马回幽州的路上,李祺兴奋的哈哈大笑。

三百匹马的马背上,满载着粮草,众人都很刺激又兴奋。

“殿、山大王!两千石,够一万人吃二十天的!”校尉回答道。

“唔,还行,还行,得想想办法,提高收获。”

李祺思忖,一想到还有八成粮食没搬走,她就连叹可惜。

要是能都搬走,至少开州出来的流民,能一口气全安顿好。

“山大王,不如这样?”

莫名兴奋的影卫坤,开腔道:“这些刺史平日最怕的,就是镇节度使,若能设法盗来节度使印鉴,以节度使名义,率兵公开要粮,谅他们也不敢不给!”

“待粮草都运走,那刺史再发现被骗,也没辙了!”

李祺大喜:“好主意!就这么办!”

“影卫,巽、坎、离、艮、兑,你们五人,折返威塞镇,伺机窃印!”

“明日我率五千人,再来这儒州,叫那刺史老儿再尝一手痛上加痛、猝不及防!”

“是,殿……山大王。”

……

刘宛筠睡醒时,李祺正侧躺在她旁边,托手撑着侧颊,一脸深邃笑意地看她。

“景延,几时了?”

“还早还早,还未到巳时,你再睡会儿。”

一听时间,快十点了?

她赶忙坐起身,从困意浓浓中醒神。

见李祺仍笑的奇怪,刘宛筠苦笑问道:“何事高兴成这样。”

李祺一脸藏不住的笑,起身在床铺边盘腿坐直:“本宫看到你,就觉得高兴,行不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