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神(341)
在我眼里,从来不存在单纯的爱,也不存在单纯的坏。所以在本书中,大家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旦主角嘴巴上开始说爱你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准备杀你了。坏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找出很多理由,因为是男人,因为是女人,因为无知,因为传统,因为历史……死亡在本书中不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因为过多的把笔墨花费在主角身上,基本上前两章才出现出来的一个角色,往往没怎么刻画,这也有身为作者我的笔力不够,尚且不能在两三笔内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所以就匆匆让他们上路了。
也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记不住那么多人,为了方便,能不写名字的就不写,写了就尽量早点死,好换下一个人。毕竟这本书的立意是要论成为人的要素,以及成人神的要素。
所有人,包括主角在内,都不过是为了论证这样立意的要素之一,除此之外的东西,我便是能不写就不写。
要说本文足够精炼吗?其实也还差一些。按我的说法来讲,三章中能有两章完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就足够兴高采烈,可喜可贺了。所以还是存有一些赘余的。
但我能够保证,这种赘余仅仅是赘余,不会占比很大。除了这些我所谓的赘余,其余的,如果是大家看起来有些多余的部分,我相信在文中是可以找到前后对照的。
因为这本书我基本上上就是按照前后对照的方式来进行写作的。
就是为了在后文展现出角色本性时不让人觉得突兀,然后能够有种惊喜的感觉。
最明显的就是在第二十章 讲那宋襄公列阵不击,因为一个马车夫记恨没有一碗羊汤喝导致战败的故事后,公孙方也是因为马车夫怀恨在心将战车驶向敌阵才会被主角杀死。
陈目夷,在第七章 就有提过和宋襄公异母弟同名,也是坐实一国主君之后谁是最大掌权者的事实。
当然,像这样的事例还挺多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要说小说和一般的文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小说是存在叙事技巧这样的东西。这本书的一句话简介是套娃工具书,身为作者的我,自然是要将这一点实践到底。
还是那句话,比起那种通过了解读者口味来进行写作的思路,我还是更倾向于以自己的写作风格来取得读者。
市场的导向和我的实力,究竟是谁能够赢到最后呢?
我不知道,不过在这场战斗中,我很尽兴。起码在这一本书里,我非常尽兴。
在写第一百六十七章 的时候,我本来要杀死一个,留下一个的计划被笔下的角色打破了。这是写作这几年来出现的第一次偏向正面的反馈。要是出现在以前的小说里,这样的情况肯定就意味是要写崩了,所以我很高兴。
这本书我是以睡前故事的要求来写的,就是想着睡前能够看上那么一两章,回忆一下那种情感。
不必去理解别人,也毋需别人单方面来理解我,在差异的存在的情况下,我也能坦然地沿着脚下的路前进,坦然地走下去。
我清楚地明白自己分辨黑白对错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了,或者说这样就很好了……啊,再这么说就要偏到另外一本书上去了。不过虽然我是这么说,但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却远不止是这些。
说到底,我不希望这本书是那种被人看完一遍就能够完全明了的书,或者是那种看完一遍就不必再看第二遍,看完一遍就足够的书。这本书是可以被好好看上两遍或者三遍的,就某些方面而言,它值得我看上许多遍。嘿嘿,毕竟是睡前故事嘛。
而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究竟是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我不好说。
也说不好。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讲,这大概就是一个平常的以一统天下为蓝本目标进行的类似于‘我要取得全国冠军’那样的故事。但是又不是。因为主角们属于无敌流。她们前进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不存在任何敌人的,能够称为敌人的只有自己以及对方。
所以说到底,这还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当男孩遇到女孩》那样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角都是女孩子,然后她们的性格和平常人相比,不是那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病态。
但也是因为这点不正常和病态,才能有这样的故事。
我不倾向于批判任何人,也不擅长以己度人。所以写到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里的世界死了很多人,然后变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又没有多少改变,但是改变究竟还是发生了吧,就在暗地里……抱歉,我这话说的有点绕口和故意谜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