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大师姐被我暖化了(gl)(277)
“无痕,你有本事就把我们都杀了,我们大不了一死,你道门却是更加为诸派不齿,你休想得到我们承认!”
“阿弥陀佛,无痕子,前事种种,尽归尘土,事不可为,何必自寻烦恼,你道门人才凋零,只你一人实在独门难支,退去罢,莫要自误!”
师傅去世的时候,自己才不过十五岁,如今已是七十有六。
起初三十年,四海奔走,寻求诸派认可,却如同丧家之犬,惶惶遭驱;
其后三十年,山中苦修,寻求天地大道,太初浩然经仅仅入了个门。
六十年走访收徒,无一人有资质继承《天地浩然经》,只得一个童子,还是懵懵懂懂未开窍;
一生飘零,一生碌碌,穷首皓发,一事无成!
想及此,忽然悲从心来。
难道我道门,真要就此断了传承?
难道我穷尽一生,也无法挽救灭门败局?
难道师尊临终前的殷殷嘱托,竟要毁于我手?
哀莫大于心死。
老道无痕子忽然身形踉跄,面如死灰。
他五岁修道至今已有七十余年,道心早已坚不可摧。
这些前尘往事,他也多年未曾忆及,如今一念之下,顿时思如潮涌,往事如潮,岁月如刀,道心竟被这些回忆狠狠击中,出现了一丝裂痕。
小道童不解地喊道:“师傅,你怎么了?”
老道浑然不觉,只是陷身回忆之中,目有死志。
六十年努力,到头来一场空也!
人生又能有几个六十年?
不如去也……
不如去也!
老道举起手掌,朝着自己眉心缓缓拍去。
小道童惊吓莫名,大声呼喊:“师傅,师傅,你要做什么?”
漆黑浓稠的迷雾渐渐散去,夜空中繁星点点,近若可摘,月辉重新洒满山谷。
周扬静静站立,唇角露出一抹极淡的笑意。
他方才破口大骂,正是要迷惑幕后之人,趁机发动新领悟的势,如今果然奏效。
徐厚护立在旁,一双细目幽幽闪烁,他已经感受到周扬领悟了新的武道,正是因为这种武道,眼前迷雾散尽,头顶星月复现。
这是何等的创举!
他看向身旁发丝飞扬的少年,眼神中不自觉流露出丝丝莫名情绪,忍不住发问:“小师弟,你新领悟的武道,是什么?”
周扬盯着散去的迷雾,轻声道:
“红尘炼我心,有情问无情,我新领悟的势,名为:问情。”
以有情之心,问天下有情之人,白驹过隙,一生碌碌,所为何也?
“问情……”徐厚不再说话,默默咀嚼着这两个字,只觉得意味深长。
“无痕子!!!”
远远地,夜空中传来一声苍老的爆喝!
如同晨钟暮鼓,敲响大地。
老道无痕子蓦然醒来,举起的手掌就快要拍中眉心。
第105章 道士和尼姑
只听那道苍老的声音冷笑道:
“哼, 无痕子,枉你一把年纪, 竟差点命丧小辈之手,说出去你道门颜面何存?”
茫茫夜色中,一名老尼从戈壁荒漠中缓缓出现。
老尼年近古稀,两条弦月弯眉,琼鼻薄唇圆脸,苍老容颜中依稀可见年轻时的美貌。双眼精光湛湛, 明显内功高深,头戴佛门缥帽,着一身素色海青, 圆领方襟,腰宽袖阔,自远处缓缓步来。
身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一股浑然天成的道韵。
每一步之下,身形就忽然近了几丈。几步之后,人已经来到无痕子身前。
无痕子一身冷汗,老脸微红:“悟真神尼, 你不在山中念经, 来大漠作甚?”
悟真面如古井无波,淡淡道:“贫尼若是不来,老道你恐怕已经阴阳两隔了。”
无痕子老脸更红, 幸好夜色深重,旁人也看不清,他不情不愿地道谢:“老道终日打雁, 叫雁啄了眼,惭愧惭愧。多谢神尼援手之恩。改日有空去老道门中坐坐,请你品一品茶道。”
悟真道:“举手之劳, 不足挂齿。你连个山头也无,品茶就免了吧!”
无痕子恨恨道:“魔星果然是魔星,不容小觑。不过,他以为老道只有这点手段吗?”
“无痕子,魔星事关重大,了尘大师已经与我知会,此次你还是退出吧。”
无痕子脸色一滞,终是说道:“悟真,如今了尘四人未至,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佛道相争,由来已久,天下大势,各方势力垂涎欲滴,竟引得这些世外高人纷纷现身。
两人对视一眼,犹如刀剑隔空,虽无火花溅起,却已暗中交手。
这一刻,两人的气势忽然都变了。
乌云遮月,夜风呜咽,天地之间骤然生出无尽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