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夜悬黎+番外(79)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和江文元家小院子格局有类似处,有两间卧房,一间厨房,一小间杂物间,另有一口水井。

月租五百个铜钱,租一年给五两半即可。我租一年,反正并无去处,本就欲在此地寻找商机找活路的。

搬进小院后,购了两套被褥,垫的盖的都换了自己买的,实在用不惯那有异味的。其余厨房的物什都是齐全的,我买了杯碗筷以及米粮。看着自己身上仅剩四两银,第二日我便去街市上逛,寻商机找活计。

寻了几日,却是有活计,但不肯用我!

真苦恼!自己没有身份文牒那种东西,掌柜找账房都需身份明确的“良民”。我暗自庆幸租房是小二引荐的,没要什么文牒,要不身上的银子连客栈都住不多久。

向一酒坊掌柜打听后才知,办一个身份文牒要二十两银疏通。我无法之下,只得再次背起弓箭,向掌柜所说的东边栎山去捕猎。首要之事,凑银子办身份文牒。

郡城早间卯时五刻开,晚间戌时五刻关。平日周围乡民也会进出城门,所以不查文牒,若遇城中巡查日,逢五查,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日是城中大集之日,进出城都须出示身份文牒。

这些都是在一次次吃过亏后才知。打到猎物千辛万苦拖到城门口,城门已关;有一日遇巡查无文牒证明,进不去城。

离了江文元后软弱与我绝缘,即便夜宿城门外,于我而言都很无所谓。

就这样边适应陌生的郡城,边猎捕赚生活,漂泊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夜里偶尔惊梦,再也睡不着了,想到了千里之外的人。

会怅然发问:江文元,你过得好吗?

·

·

33、宝树与灯

上阳城东十里,最高那座山便是栎山。

麻栎树丛生,作物不好活,山高又险,常年雾气笼罩,人烟稀少,只在山南脚下有几户人家。

这日,呵气成冰,已至腊月初时。

我追着一只受伤的土狼狗追到了山顶上。土狼狗不往下跑,竟拖着受伤的腿往山顶去,追得辛苦气喘吁吁,正待要放弃时,狼狗慢下来了,被补了一箭方断气。

照往日的习惯,猎到野物后我会找树枝绑上然后拖下山去。这一回寻树枝,竟在这栎山南面寻到一大片的茶树!我再三查看了,确定是茶树无疑!随即胡乱寻了一根树枝绑上土狼狗就下去村里寻人。

寻到村长家中后得知栎山乃是无主的山,天降好运,我立刻起了心思!——必须把山头给买下来或者包租下来,那么一大片的茶树,宝树啊!

村长老伯道那山无主,归附近的郡城管辖,若要包租,得了郡衙的文书便可。

我浑身是劲儿赶回郡城,寻到野物店子把土狼狗卖掉,顺道打听起租山头的事。掌柜的道这种事可寻一位管户籍土地的吕主事,但像我这般文牒遗失的,估摸着得打点十数两银子。

心中暗自悲伤,自己已猎捕一月半了,加上之前的四两,此时才十七两多银。文牒约莫要二十两,打点租山头再十数两,还差一半。此时又是腊月,天气严寒,野物也不甚好捕到,我连偶尔抓到的锦鸡都卖了,凑了这么久,文牒的银都没凑齐。还寻思三月之前一定得把山头租下来呢!

所谓“抢茶”,便是好茶贵在抓住采摘时间。

次日,我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就去栎山脚下的村里寻村长,与他说我来此猎捕,每日往返郡城不便,问是否有房屋可租。

村长说瞧着年轻人长得好,又礼貌客气,说话也文雅,便把村里祠堂旁的小屋租给了我。

我欲做两手准备:其一,趁着腊月每日都上山寻猎,尽快凑银子办文牒租山头;其二,租住在村里,万一山头租不下来就自己上山去采茶。

严冬时节,往日里我都会赖床,常拖着勤快的那人一起陪我赖床。而今倒好,自己一人居住无人唤起了,反而辰时起身就往山里跑,若非夜里瞧不见东西,真是以为自己会整日在山上捕猎都不下来。

靠近村子极有好处,每猎捕到体型重大的野物时,我会寻村长着人帮忙抬,每人每次给十文钱,他们会帮忙抬下山,运去郡城则另付三十文牛车钱。

我自然乐意,大型野物一只都有一二两,几十文相对而言不算什么。栎山村落这些人家也有猎捕的,却不如我这般上山得勤,他们有家要做农事,腊月里又要走亲访友办年货辞年什么的。

如此一来,我一人在这座薄雾笼罩的山间猎捕,收获倒是越发丰盛起来。

只十来日,得了七八两银,巴巴赶去县衙找户籍管事帮忙办了碟文。对管事胡扯了一个理由,道自己原是栎山脚下的猎户,去广阳访友,回上阳郡途中遭了难民哄抢,文牒被抢走遗失。半真半假的说辞,却均有迹可循,还出示了栎山村长帮忙写的证明书一类的文书。上下打点一番,花去二十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