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赎[快穿](65)
身后那人见她头也不回地就要转身离去,不禁无奈扶额,有些好笑地提醒了句。
这兵符还未拿呢。
风子卿足下一顿,随即抿唇,转身垂眸接过了这人手中之物。
她取得毫不迟疑,指尖便要收回了。却不想这人陡然捉住了她的手腕,将她整个人都拉过去了。
“……你做什么?!”
脚下不稳,猛然跌入了温软的怀中。风子卿稍稍怔然了一瞬,随即睁大了眸子,有些羞恼地按住了她的肩,脸颊旁与耳根瞬间滚烫起来。
有人凑近,在耳畔低叹,纵容又无奈。
“莫要担心。”
风一诺看着怀中眸子渐渐浮上了一层雾气的孩子,心中有些软,抬起指尖轻抚她的墨发。
“你此去便在京城好生呆着,我自会平安归来。”
风子卿按着她的肩,闻言不禁怔然,松了松指尖,沉默了片刻,微微偏过了头。
“当真?”
“你觉得自己说话算数吗?”
风一诺勾唇,含笑问道。
“……算数。”
“那我的也算数。”
风一诺挑眉。
为何风子卿对她的态度猛然有所变动?
风一诺一瞬间想到的便是她发烧时所在山洞。
虽早晨清醒后面具犹在,但恐怕这孩子已经不知何时见过她的面容了。
“……好。”
怀中的人直直瞧着她,似是要透过这张面具看见下面掩藏着的神情似的,许久后也低声应了。
她神色稍有所柔和,迟疑了下,竟也伸手回拥住了风一诺。
“……注意安全……”
风子卿垂了头,任由她轻抚自己的发丝,略微顿了下。
“……我等你。”
“好。”
正午时分,风子卿怀着兵符,带着少数的侍卫纵马去了京城。
等到了下午,风一诺估计着她离去的速度,在她应当已经离开了这些城镇附近时领着手下的军队以及各城中的守卫直面对上了那些所谓的起义军。
战争一触即发,流民数量急增。
风一诺之所以能够向风子卿如此承诺,其中有一方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军,这些起义军中有部分是山匪出身,一小部分甚至是农民百姓,若说他们还能够破了一个城,大半是靠着他们中的混入的正规军力和背后给予谋略指引的人。
这些军力远远超过了他们攻破城池后所吸纳的守卫军数量,应当是从一开始就在其中的。
这是正经的朝中战力。
风子卿马不停蹄地奔赴京城,一路风尘仆仆,都没有怎么合过眼,每日仅以干粮和水作为食物,如此下来竟也硬生生缩短了近半天的时间。
等她到了京城,已是目眩头晕,四肢疲倦,下马后险些没站得住。然而,抵达的第一刻,她还是怀着那枚兵符,前往皇宫求见如今的小皇帝。
开战的消息早已传开,本被传出已死的风一诺猛然出现于战场之上。这本就让一些人心中惴惴不安,加上朝中氛围愈加凝重,连带着这满城的街道中都不见人影,来往巡逻守卫愈加严密。
风子卿曾担任过小皇帝的老师,如今身为大理寺卿,自然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她的请求很快被应允,小太监带着她去了养心殿,见到了里面早已等待多时、颇为焦急的小皇帝。
直至将怀中兵符交出,得到了调兵的明黄圣旨。风子卿才算是稍稍松了口气,拜谢退下了。
足下近乎无力,眸前一片昏暗模糊。
长时间的劳碌奔波以及这几日来便未曾怎样进食,风子卿在强撑着回到自己府中后,便只觉眼前一黑,咽喉中猛然涌上一片腥涩之意,身子无力倒下。
意识模糊之前,是耳畔一片混乱的声音。
派去的军队在三日半的时候抵达,与风一诺会合。
然而战事状况激烈,那暗中的人又在不断地输入兵力,导致这场战争的范围日益扩大。关中百姓日夜惊慌,不敢入眠。
而京中不知何时开始,也渐渐流传出了些不利的言语来。
“啊!!!!”
大理寺的地牢之中,是一个被锁链牢牢锁死了四肢的男人,此时胸膛上血肉模糊,皮肉烧焦的气息不断传出,令人作呕。
可这在场的又是什么人?
没有一个面色动容,皆平静冰冷地注视着他,等待着受刑后忍耐不了的罪人们吐露出些许有用的消息。
这些都是最近刚被捉进来的。
下到商贩,上到臣子,凡是被这大理寺卿捉住的,都得关到大理寺狱中来,接受刑罚审问。审问之人,正是最近名声鹊起的大理寺卿风寺卿。
以着一手残忍冷血的刑罚闻名,倒是逼供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身着一身宝蓝色孔雀补服的女人神色寡淡,对于这哀嚎之声仿若未闻,只捏着手中长柄,又耐心地将烙铁放于火炭上灼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