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泪+番外(565)

这其中有一个关键人物——塔克里,是努尔哈赤身边的亲卫,自从张允修、舒尔哈齐南下后,他就被努尔哈赤派出去负责接收舒尔哈齐、张允修发回来的消息,组织女真人的情报工作。此人是被北镇抚司稽查所的张东威设下圈套诱导而出,亲手俘虏,抓到锦衣卫军中的。张东威此番可谓是立下了极大的功劳,补齐了锦衣卫设计抓捕张允修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这个塔克里混在这帮女真俘虏之中,还真不一定能蒙混过张允修这只狐狸。

孟旷尽快回到了队伍后方,此番锦衣卫绕过了辽东军,向蓟镇军借了三百精锐,加上锦衣卫自己调集的两百精锐(另有一百在前线作战),拢共五百人,将协同完成这次诱捕任务。五百人的行军队伍并不很长,队伍最后跟着的是管理辎重后勤的五十人队伍,小顺贞就被安排跟着辎重车走。

看到孟旷从远处行来,坐在辎重车上的小顺贞立刻向她招手。孟旷上前,将孩子抱进了怀里。孩子圈着她的脖颈,喃喃地唤:“阿父。”

这孩子能唤她“阿父”,是孟旷没想到的。起初她以为孩子很难接受她作为“新父亲”,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孩子一直很怕她,被王诩带来后,一直怯生生的不敢与她亲近。但这孩子更怕其他的锦衣卫,那些人都是真汉子,孟旷这个假男人身上有真男人没有的柔和感,这孩子很敏感,能察觉出来。再加上孟旷一直对这个孩子温言细语,孩子能听出她女子的声线,也知道孟旷其实是女子。她照顾孩子无微不至,孩子很快就与她亲近起来,到现在,已然是寸步不能离了。

“阿父”的称呼是孟旷与孩子约定好的称呼,她温言细语地告诉孩子,自己是扮作了男子的女子,所以孩子不能喊娘喊阿母,得喊父亲、爹爹或阿父。这孩子很聪明,一下就明白了。起初孟旷还忐忑她会不会这么喊自己,但这孩子也没过多久,便张口唤她了。起初能听出点试探和讨好的意味,唤得不那么真心,但随着二人关系越发亲密,这孩子的呼唤也变得愈发自然了。

“阿父……我想娘……”随着与明朝人长时间的接触,还有孟家人不懈的教导,小顺贞已经能磕磕绊绊地用汉语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了。

“想娘了啊……阿父也很想她,没关系,明天之后娘就回来了,顺贞就能见到她了。”孟旷温柔的抚着孩子的后脑勺,安慰道。

孟旷抱着孩子,在队伍最后方安抚亲昵了一会儿,郭大友骑着马追了上来,告诉孟旷,刚刚从陈当归那里传回了最新的消息,孟家人眼下就秘密驻扎在不远处,并将具体的位置告诉孟旷,最后他把马也让给了孟旷道:

“接下来的行动有不小的危险,孩子不能跟着我们走,你去把孩子送到你哥哥妹妹那里去,再回来与我们汇合。”

于是孟家上了这匹马,带着孩子策马向西南行了十里路,在一片隐秘的山林间,寻到了一顶毡帐。毡帐外,正有一个老翁在账外石头砌成的火炉子上烧着水。见孟旷策马而来,那老者显得十分欣喜。

“阿晴!”

“罗道长!”孟旷扬起笑容,打招呼道。随即抱着孩子下了马,向毡帐里而去。他们进了毡帐,孟子修、孟暧、白玉吟都在这里。孟旷把孩子放下来,小顺贞便迈着小腿、张着手臂,憨态可掬地跑向白玉吟和孟暧,口里唤着“阿姑”“婶娘”,惹得二女忙上来保住孩子亲昵。

孟旷坐下来,与孟子修、罗道长商量解下来的事。

眼下,孟家人其实已经上了赴朝抗倭的阵亡名簿,他们被记录为在坡州偷袭中被倭军杀死在了夹谷之中,孟家人故意留下了名牌和一些贴身物什作为证据,如此一来,假死脱身的计划算是完成了一半。

而孟旷其实也已经被记录为阵亡,阵亡于碧蹄馆战役之中。眼下她的锦衣卫制服、腰牌、螣刀都已然交给了罗洵,身侧只有军中制式的武器。她伪装成了蓟镇军中的弓步兵,配有一弯长弓加一袋箭,还有一柄制式军刀,除了这些,就只剩下她自己的一柄匕首。她现在的装束与蓟镇军的士兵没有区别,加上蒙着面,除了知情的郭大友及身边的个别亲信锦衣卫,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螣刀修罗孟十三。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穗儿。此次计划最要紧的倒不是抓捕张允修或回收万兽百卉图,而是如何在营救穗儿的过程中,让穗儿在众目睽睽之下“死亡”。因为皇帝最关心的其实就是穗儿的死活,对于孟家人的死活他其实并不在乎,只有穗儿死了他才会死心。而蓟镇军,其实就是锦衣卫请来的见证人。

书自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