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犯上(269)
魏府内气氛低沉,人人都打不起精神,魏律长子魏明子亲自将元莞接进府里。
魏律病得不轻,面色如纸,双眸浑浊,元莞至榻前,轻声唤道:“中书令?”
连唤五声,魏律才认清眼前的人,唇角张了张:“陛下……”
魏明子闻言吓得脸色大变,忙要解释,元莞摆手示意他莫要在意,同魏律道:“中书令莫要多想,早日恢复身体才是正事。”
寒暄的话,魏府里的人听得太多了,魏明子自己明白,父亲糊涂到唤废帝为陛下,可见真的回光返照了。
他面如土色,魏律却动了动嘴巴,元莞凑过去,听他开口:“陛下、臣糊涂……”
元莞笑了笑,魏律真的是糊涂了,不知将她当作是元乔还是不识她,还将她当作是皇帝。
不过也由此可见,魏律时日无多,该让元乔准备了。
简单几句话后,她将礼放下,安慰魏明子几句,带着人离开魏府。
离开魏府,就令人去传话,魏律时日无多。
魏律一生无大错,废帝一事上与苏闻立场一样,改变得很快,他们忘了重新拥立的莘国长公主并非是寻常人,摄政多年,岂会受朝臣控制。
她冷笑一声,魏律一死,苏闻必会恐慌不安。
临安城内景色如旧,街上行人不绝,与她多年前偷偷出宫一般无二,多年不变,上位者却变了,中书令也要跟着变了。
在魏律死之前,她需要见上几人,从名帖中翻了翻,令人去约。
临安城内勋贵无数,占得权势的凤毛麟角,元氏内除去几位长辈外,亦无人。元莞斟酌几番后,见了宗室内的人。
新臣暂时不动,一动则让人警示,宗室则不同。
资善堂内的五个孩子,除去意欢的父亲是闲职的郡王外,其他四人都是重臣。四府之间相互平衡,没有谁占了上风,中书令一职至关重要,谁得谁占利。
元莞见的第一人便是中书令下的中书侍郎,寒暄一番后,她开门见山道:“中书令怕是不大好了。”
中书侍郎周晋年过不惑,不算年轻,屈居魏律之下多年,心中早就不平,终于等到魏律要死了,哪里能坐得住。
他知废帝得皇帝喜欢,逆境中看见希望,大胆来元莞处求问。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他不计较与元莞多话,直言道:“中书令结党营私,陛下未曾惩罚,已是大恩。”
元莞笑道:“我瞧着中书令已经糊涂了,周大人来我处,我明白,只是陛下未曾透露风声,依旧在等着中书令回朝。”
周晋面上笑意撑不住了,按理中书宰执病了,政事就该交至他手里,可皇帝一应揽了下来,让他成了笑话。
皇帝心思深,比起先帝、比起小皇帝元莞,更难伺候。他经历三朝,摸爬滚打至今,意识到新中书令皇帝不会选择他。
“陛下心思,怕也只有您才能猜出几分。”
元莞眨眼,笑回:“陛下之意,暂且不动。中书令之前曾上奏疏改革,侍郎应该知晓,陛下不悦你也该知晓,”
“此事是中书令一力促成,后陛下斥责,没过几日就听到他结党营私,也不知是真是假。如今魏府门前冷清,就算寻常人也避让三分。”周晋说话留三分,亦在试探元莞的意思。
这人话有点多,元莞不想再虚与委蛇,道:“陛下之意,侍郎再等几日。”
元莞眼中笑意深厚,落在周晋眼中就是胸有成竹,他不敢就此离开,揖礼道:“陛下心意,您最清楚,以后若能用到周府,我定会助您。”
周晋人老,眼界宽阔。元莞趁机道:“魏律打压新人,而陛下恰好相反,新人毕竟是陛下提拔上来的。”
周晋猛地一怔,笑道:“明白、明白。”
说完,旋即笑着离开。元莞托腮,朝堂上明白人不少,魏律明白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仗的就是自己手中权柄,而周晋不同,他有才,亦可在此事明白,君臣之争,胜的便是皇帝。
魏律之势,分崩离析。
见过周晋后,旁人就知晓了,陆连枝迫不及待地上门。
元莞亲自见了,两人在亭内小坐,茶水果子应有都有,元莞心情好,推荐几样落霞做的点心,不忘说着做法。
若在往常,陆连枝肯定兴致勃勃,今日显得无趣,反说起京内局势:“中书令病了有些时日了,也不晓得如何,我听说陛下有意令中书侍郎升迁?”
哪里是听说,分明是听说元莞见了周晋才有此一说。
元莞故作不解,恍然道:“周晋本就不是俗人,升迁是早晚的事,有何可惊讶。”
听她这么肯定,陆连枝心里就不断在打量外间的传言,悄悄凑近元莞:“此事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