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笑与卫秀道:“外祖母一直念叨着驸马,今日过去,便让老人家好好看看。”
卫秀便有些担心起来,她这样的人,但凡爱护小辈的老人多半都不喜欢的。老夫人关心公主,想来对她,是不会满意的。
可若将心事轻易挂在脸上,卫秀便不是卫秀了。眼中的光芒黯淡了一些,她的神态仍旧平和,与寻常并没什么两样,顺着公主道:“原是我不周,早该拜谒老夫人的。”
待金乌西坠,二人便收拾齐整了,乘车出门。
丞相府中,人都已齐了。王丞相携夫人堂上端坐,几位舅父领着小辈们等在门上。众人都换下了公服,穿着家常的衣衫,衣衫簇新,皆是新置,既亲切和气,又不失郑重。
看天色,此时才刚过下衙的时辰,能到得这样齐,必是老夫人遣仆通知,令儿孙们早早回府。
公主与驸马一到,众人一齐下拜,濮阳与卫秀亦郑重回礼。王氏人丁兴旺,拜见之后,“阿舅”“阿姐”、“阿兄”的相互叫唤,便是好一会儿,还是舅父开口:“家君家慈已在堂上等候,公主与驸马先去拜见方是正理。”
话音一落,众人纷纷退开两边,中间让出一条道来。
堂前的阶梯上铺设厚木板,以便轮椅上下,可见王氏众人待新驸马颇为周致。
卫秀一向稳得住,此时也不免紧张起来。身后仆役推着她前行,濮阳就在她身边。卫秀转头看她,便见濮阳也正好回过头来。二人相视一笑,又复前行。
丞相与夫人早已望眼欲穿,待濮阳与卫秀到了跟前,弯身行过礼,丞相看着她们连说了三个好字,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老夫人也是慈爱地打量二人,见濮阳神态和婉,目光之中,光彩若月,便知她是真欢喜,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大半。
卫秀见此,也是稍稍松了口气。
初次登门,理当携礼而至。外祖家亲近,礼不在贵重,而在贴心。这其中的分寸,卫秀把握得甚好,显见是仔细思量过的。老夫人见此,心中便多了一分高兴。
宴已设下,公主与驸马既到,便可开席。
宴上无乐,王鲧先开口解释道:“陛下卧病在床,此时不宜太过铺张。”
这是理所当然的,何况家宴,也无人在意有乐无乐。
这一宴下来,便是让卫秀见过外祖父一家,又让小辈们相互间认一认。王氏子弟,自是不凡,个个皆有独到之处,有人好山水,有人好丝竹,也有几个心系朝堂的,大家都围着卫秀说话,卫秀涉猎颇广,未必精通,却都能说得上几句。
众人见她,话虽不多,却言必有中,很有古君子之风范,不免心生亲近,刚认识的隔膜也渐渐消了,相互间称起字来。
濮阳在老夫人身旁,起初略有担心卫秀不能应对,此时见她得心应手,只言片语间便使素来心高气傲的王氏子弟折服,不禁一笑,回过头去仔细听老夫人说话。
谁知方一回首,便见老夫人揶揄地看着她,一双慈祥的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濮阳面上飞起霞红,低声羞道:“外祖母……”
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笑着道:“阿秀是个好孩子。”
老夫人一把年纪,见过的人也多了。卫秀与她回话,更是稳重有礼,不胆怯,不讨好,尊敬而守礼,便知她有些风骨。再看她备下的礼物,极尽周到,是对王氏亲近之举,王氏为公主外家,她能如此,也是对七娘重视。
“你有好归宿,我便放心了。来日九泉见你母亲,也能无愧。”老夫人笑着叹息,说了后半句,语生凝噎。
说到先皇后,濮阳亦是伤感,只是见老夫人眼中含泪,又忙岔开话题,逗着她笑,边上舅母们也是妙语连珠,不遗余力地让老夫人高兴。
儿孙绕膝,满堂和乐,再是伤感,也只瞬间而已。
众人明日还得早起,或往衙署办公,或入家学读书,自然闹不得太迟,戌时过了没两刻,丞相便宣布散宴,令儿孙们都早些安歇。
一席家宴,宾主尽欢。离席之前,王淳还与卫秀约了,过几日,便要登门拜访。
待众人散去。
王丞相看看濮阳与卫秀,捋着须,笑着道:“若不急着走,便与我去书房再谈。”
听他这么说,卫秀与濮阳便知,多半是有正事相商。
确实正事,不是正事,又岂会压着宵禁,令她二人留下。
一入书房,王丞相便开门见山,问濮阳道:“七娘时常入宫,可知陛下因何骤病?”
濮阳尚不知此事,原想明日入宫去问的。此时王丞相既开口,恐怕已有几分消息了。
王丞相又看卫秀:“仲濛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