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2)
她看着梦越走回宿舍。
手里的摩卡很冰,好像快到冬天了。
从大一一起上专业课和选修课,大二开始在一个实验室开了两年组会,算起来居然是第一次两个人私底下有交集,源于梦越在群里发的那一句:“有人开完会要去KFC吗?”
以前也有人在群里约过宵夜,庄一一都没参与过,可能是因为听到梦越说的那句“分离焦虑”吧。
梦越说那天看文献的时候突然就想到自己要毕业了,本来以前都没感觉,那一刻却突然后知后觉有些分离焦虑,有点舍不得导师和实验室。
庄一一搁在键盘上的手抖了一下。
梦越大概是不知道的,她们这些师妹经常在底下开玩笑,传颂她学神的传说,并大言不惭的争论“我才是最喜欢师姐的”,换个被讨论的对象大概早就察觉到了,但是梦越是一个集社交焦虑与迟钝于一体的人。
就连实验室或者学院举办活动,导师对她的要求都是人到场就行。
庄一一一直觉得正因为师姐过分集中于她热爱的学术领域,分不出多余的精神,才会在日常生活异常的笨拙,而周围的人,无论是她,导师,抑或是别的什么人,都不由自主的愿意保护她这难得的笨拙。
从梦越的宿舍走到庄一一的宿舍楼下也不过五六分钟,庄一一想起一句很俗套的话:她眼中有星辰大海。
而我眼中呢?
如果换个人在奶茶店大喊大叫,我可能会觉得丢脸吧。
作者有话说:
如果有人想问为什么本科生有导师和组会:详见“本科生导师制”。
第2章
周四晚是固定的组会时间。
导师把一块表放在桌子上:“梦越,过来看看是不是你的?”
梦越探过身子:“是我的,我还以为丢了。”
导师:“本来是丢了,你落在周老师的办公室,他给我的。你是不是老丢东西,他还问我,你怎么不去找?”
梦越挠了挠头:“我不知道丢在哪了。”
庄一一抱着笔记本坐在侧边笑。
旁边另一个学姐爆料:“梦越和我说,她大学四年补办了十几次校园卡,是我见过最多的。”
庄一一弱弱举手:“我好像也差不多。”
学姐继续说:“我也听哪个学弟学妹讲捡到过你的校园卡。”
导师:“梦越一看就是天天丢东西的,但庄一一,我还以为你是很靠谱,不会干这种事的。”
并不靠谱庄一一:“我只是丢东西,但能分东南西北。”
梦越不服:“有手机为什么要分东南西北?”
导师:“你不是南方人吗?为什么能分东南西北?”
庄一一:“我爸的方向感就很好。不过虽然说分东南西北有南北差异,具体的城市肯定还有差异,师姐不是C市人吗?她们那不是出了名的难分方向吗?”
导师:“倒也是,但是那是别人分不清东南西北的原因。梦越完全是因为天生没有方向感,毕竟她连左右都不怎么能分。”
梦越怒目:“我能分。”
庄一一往后靠在椅背上退出这场无意义的纷争。
况且,看别人逗师姐也很有趣。
会后,庄一一留下来问导师问题,解答完一起坐电梯下楼。
庄一一突然想起来:“这个学期还有同学问我们有没有人要换导师的,他们都想来这个实验室。”
导师得意的说:“我知道我一直都很受欢迎。”
虽然庄一一开始是因为导师出了名的有趣聪明又没有架子才来的这没错,但是:“其实我是因为梦越师姐才来老师实验室的。”
只要不当着本人的面,对着谁都吃了豹子胆的说这种话。
导师一哼,威胁要把庄一一开除出实验室。
庄一一笑着补救:“我开玩笑的。”
冬天总让人有些说不出的伤心。
庄一一不知道自己该进还是留在原地,而时间却不给人多少犹豫的机会。
坦白说她都不是很肯定对方叫得出她的名字。
更可能是实验室的那个师妹这样的标签。
她叹了口气躺回床上。
其实也不是非怎样不可,只是想或许能多一些共同度过的时间。
偏偏对象是这样一个人。
比起担心被拒绝,更害怕给对方造成什么困扰。明明不愿意,但是不懂得拒绝。
字面意思的不懂得。
不是心软什么的,而是出于对社交规则感到模糊而产生的困惑。
她打开朋友圈没有目的的翻来翻去。
收到一条群消息提示。
点开来一看。
梦越:“周六有人想看电影吗?”
梦越:“我说我要去看电影,结果有师妹说她和我一起去。”
梦越:“其实我和她不熟,感觉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