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任其发展,李纨就坐实节妇之名,这辈子也就只能清茶淡饭,活在贾珠的阴影下。
李衍不在意李纨是不是改嫁,在意的是李纨的生活态度。
秦可卿的事情,没有林如海提前报讯,一旦被捅出来,贾家极有可能提前被抄家,甚至在两皇争权的情况下,人命也许会多出几条。
李衍心里也怕。
“二公子,你好好想想办法,日后李衍欠你一个人情。”
贾琏放软态度,忍不住道:“李兄弟,是不是我府里出了事情?”
李衍道:“大姐姐和兰儿什么时候脱离出来,我不妨指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贾琏心中一紧。
“二公子好好考虑吧,李某大婚还请二公子移驾。”
李衍说完站起身来。
贾琏紧锁着眉头,李衍走了出去。
再次进了轿子,李衍道:“去吏部。”
贾琏也从酒楼出来,目送李衍的轿子离开,脸色难看之极。
吏部。
李衍先去拜见两位侍郎,至于尚书大人,他身上兼着内阁大臣的位置,一般只是偶尔过来。
两位侍郎均是三四十的人,对于李衍这个年轻郎中总管到是和蔼。
毕竟李衍身上刻着圣宠在渥、前途远大,天子近臣,太子讲师的名分。若无意外,李衍日后就是未来内阁重臣。
到时他们虽然致仕,可是他们的子孙还是需要李衍照料的。
接下来,李衍拜会了其他三司的郎中总管。
大伙儿算是和气,不过心底里的心思谁也摸不准了。
见完了人,熟悉本司事物,将吏部好好熟悉一番,这一日就过去了。
时间慢慢流逝。
李衍在吏部已经熟悉了,至于给太子讲学也是得心应手。
不过太子对他也太好了一些,几乎每日都有赏赐。
开始还是墨砚、书籍,后面竟然送配饰、花糙之类的东西。
李衍几次欲拒绝,却都为刘璘所拒绝。
也在这个时候,甄家已经进了京城。
经过了三天,李衍不确定宫里的甄贵妃是否拿到证据,也不确定皇帝是否知道真相。
不过,贾琏已经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贾琏的法子很简单,也不知怎么办到的,贾宝玉重病了,病的日子还是贾兰生辰。
随后,贾宝玉一直疯疯癫癫,见到贾兰就发狂。
荣国府上下隐隐透露出贾兰和贾宝玉的八字不合的消息。
不过,很快,被贾母镇压下去,还发卖了不少人。
只是王夫人却信了。听说城北的黄道婆法力高强,于是,王夫人偷偷拿着贾宝玉和贾兰的八字过去求黄道婆算了算。
在王夫人的心里,李纨母子便是丧门星。李纨克死了她的长子,儿子现在又想要她的宝玉。
这一算,黄道婆果然发现贾兰和贾宝玉是相互命克的。
还说,两人呆在一起久了,贾兰随着年纪越大,贾宝玉的福气和智慧都会慢慢转移。王夫人大惊失色,这些年宝玉读书越来越荒废,贾政骂过多次,而贾兰,小小年纪学业功课异常好,据说还超过了珠儿,贾珍非常喜欢这个孙子。
明明小时候的宝玉聪明伶俐,小时候的贾兰木木呆呆,如今……王夫人越来越不安。
于是给了大笔银子询问黄道婆解决的法子。
黄道婆本还勉强,可是看着王夫人一片爱子之心透露了天机。
原来只要两人不是同一家,不住一块就可以化解这吞噬的命格。
王夫人自知李纨母子在贾母和丈夫心目中的地位,这事情并不好办。
千思万想,王夫人狠下心。
终于,贾母也重病了。
贾母晕迷不醒,王夫人手握贾兰与贾母相克的证据,贾政本不信,可是大师和道人言之凿凿,接着贾琏贾赦相劝、王夫人哭诉,赵姨娘认为夫人无孙子对她也有好处,于是也劝了起来。
孝道一词,贾珍从了,在一日功夫,就让贾珍开了宗祠,逐出贾兰。
贾兰不可置信。
李纨的脸色灰白,心里已经对贾家彻底死了心。
姐姐和侄子遭遇了这种事,李衍又怎么会不出面。
李衍和贾政大闹了一场,随后,贾政知道李衍身处吏部,今年他的考核也归于李衍手下,自是不远彻底得罪了。
动之以情,晓之以礼,苦苦哀求,李衍和贾家达成了协议。
李纨和贾珠和离,贾家送还李纨所有嫁妆,并且交付荣国府嫡长孙分家时应得得产业,同时赔偿一万两银子。
这样的交易为各大家族所知,
李纨和贾兰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回了李家,对此,各大家族只能表示同情,这个时代被驱逐宗族,可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