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林海(207)
比如大家在闲聊过后,七皇子忽然道,“林大人那方子我用了一段时日,觉着很好。”
林海哪里听不出七皇子的潜台词,“要看缘分,子女缘分到了,自然不用强求。”这话就一个意思:少废话,接着吃药。
七皇子不过是吐吐苦水,哪里想找林海讨说法了?光是他老子他二伯都那方子奉为“圭臬”,他二话不说也是要继续喝下去的。
只是在酒力催发下,七皇子觉得自己……有点委屈。
这股子委屈劲儿清晰地传到林海这边。林海简直莫名其妙:活儿不好你委屈个甚。
此时北静王放下酒杯,正色道,“忠顺王倒是一如既往。”
话说北静王年初跟着义忠王前往西北带兵作战,不过义忠王觉得这一仗不会轻易收场,于是写了折子恳请圣上让官兵定时轮换,隔上一段时间许他们回京休整。
圣上准奏后,北静王正好赶上第一波轮换,这不,刚回到京中,就让忠顺王恶心了个正着。
林海闻言冷笑道:“横竖他也不能如何。”
北静王沉默片刻,忽然低声问道,“林大人在任满后可愿前往西南?”
七皇子一听也来了精神,“是啊……林大人可曾想过此事?”
被目光灼灼的二位盯着瞧,林海略感无奈,心说我不去都不行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
困死了,又开启自动纠错模式了……所以还是老样子,错字下次更新时改。
☆、第69章 第六十九回
一个立场坚定,保证不会因为些许利益就改换门庭,最重要的是斗得过忠顺王,或者说至少能不落下风的官员人选……并不好找。
与父皇恳谈过后,七皇子为他们小夫妻的私事闹到父皇母妃跟前羞恼和委屈之余,也敏锐地发现……他老子不是什么有心事,而是心事重重、忧心忡忡。
皇帝就没有没心事的时候!
但是昔日西北大战再起,西北若干关隘年久失修,西北大营的营房也颇为破烂的时候,他父皇看着都没有那么揪心。
七皇子于情于理一定要为父分忧的,尤其是之前他犯了点小错儿。
皇子成婚后一般都会让他们老子丢到六部衙门,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和分配任务:前一阵子七皇子就被放到了礼部。
跟母妃与舅舅商量了一下,七皇子便开启了“长袖善舞”之路——要是去了吏部,他还真不敢这么干。
皇子们免不了天生的高高在上,七皇子算是兄弟里比较有亲和力的那个。
今年并非大比之年,因此礼部不算忙。本朝宗室子弟的教育和考试,是由宗人府主管,但细务则有很大一部分都要由礼部官员来实施。
借着职务之便,七皇子先从宗室的长辈们开始,一一拜访过去,混个面熟,若能再讨得一句半句的指点,不就赚了?
殊不知此举让圣上颇为不快:他登基之前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但那是在他已经确定了龙椅在望的时候!
学朕没关系,但你得找对时机。
圣上一皱眉,就不怎么往淑妃宫里去了。
淑妃很快就琢磨出了点味道。她立即让进宫探望的嫂子传出消息,并在见儿子的时候好生说道了一回:不太对劲儿,咱们得改。
七皇子听劝,赶紧“回头是岸”。淑妃惊喜地发现,圣上果然又来了。但是自始至终,圣上都没因此跟淑妃或是七皇子多说什么。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不管是夸还是骂,圣上都得跟老七有话说。正好七皇子妃跑来告状——其实说是诉苦更为恰当,淑妃便把这点私事也郑重说给了圣上听。
之后父子俩可不就好生聊了一回?
七皇子虽然有点沮丧有点委屈,但他已然能体会母妃的苦心,同时能在父子交谈之际稍微揣摩一下父皇的心思。
连父皇都不能对皇祖父动手,七皇子颇为自觉:若无圣命,西北不是他该管的地方,不如继续把目标放到忠顺王身上。
在忠顺王老巢仔细探查,万一能顺藤摸瓜查出令太妃她家的底细呢?
派去西南的人手之中,“光荣”了几个,剩下的尚能坚持下去,但传回的消息不尽详实,而且但凡想要深挖,七皇子的人就要遭遇一下“天灾**”。
因为西南的官员除了本就心属忠顺王之辈,其余的多在自保,使得皇子们的心腹们别无臂助。
皇子们的手下遭遇大同小异。
皇子们再次小聚后便彻底达成了一致:西南是得动了……然后他们就把能调任西南的官员履历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