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穿成林海(138)

寒暄过后,元春进入正题,“听说前些日子宣平王妃过寿,母亲和姨母都去了?”

一听这口气,王夫人就知道女儿不大高兴了。

女儿威势日盛,到了女儿一皱眉王夫人就怵头……此时她也只能辩解,“还不是你舅母相邀,我们才跟去热闹热闹,也……见见世面。”

荣国府掌家的二太太说去王府是见世面……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提醒元春能提携下娘家人,毕竟西北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纯粹的建功之地。

王夫人心里的娘家人自然特指贾政和宝玉。

元春闻言便笑,“虽然明面上瞧不出来,但宣平王与忠顺王近日里十分融洽。”

王夫人闻言面色一白。

她妹妹薛姨妈以及一直垂头不语的宝钗更没好到哪里去:谁不知道国公爷贾代善还在世时就跟忠顺王府几乎不相往来?

别说忠顺王与荣府,就连舅舅王子腾与忠顺王也颇多龃龉:舅舅在西北时就把肃端王参了!

而肃端王与忠顺王两位王爷的交情满京城又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稀里糊涂地嫁进去,而后再稀里糊涂资助~政~敌……最后败了自家以及亲戚家,宝钗再想嫁入王府,实现她的“凌云壮志”,这种事也绝不会做!

王夫人忽然就松了口气:她就算不情愿,也知道宝玉的婚事要仰仗贵妃。

想让宝玉迎娶黛玉,贵妃不发话这事就不成。但是出于私心,王夫人还想留个备选:宝钗……就很不错。

所以她不想宝钗早早出嫁,才出了这么个主意:让宣平王侧妃误以为薛家得寸进尺,肖想正室。

如今看来,竟是歪打正着了!

薛姨妈则是心中发苦:这……我的女儿……她越想越是替女儿难过,要不是身处宫中,元春还瞧着她,她能立时落下泪来。

元春此时却并不理会母亲与姨母的纠结心思,而是直接叫过宝钗,又拉着宝钗的手仔细打量了一番,才微笑道,“这个妹妹我觉着很好,你的终身大事我会替你瞧一瞧。”

宝钗闻言便红了脸,又连忙谢恩。

又聊了一会儿,元春露出倦意,王夫人便主动告退。

元春歇了个午觉,醒来刚喊抱琴摆饭,圣上跟前的太监亲来传旨:圣上也要来用饭。

傍晚时分,圣上果然准时驾到。元春连忙迎上前去……她倒不用伺候圣上更衣,只要亲手递碗热茶就是。

圣上见元春气色不错,笑问,“你母亲来了,心情好了不少?”

元春笑道:“把该说的说了,开心不好说,放心倒是真的。”

圣上来了兴致,“哦?”

元春毫不避讳,“就是不让我母亲和姨母给我那几个妹妹乱许人家。”

圣上颔首道:“记得宁国府长子长孙媳妇没了,这将来的宗妇之位可有着落?”

元春一听就知道不对:宁府现在可不算什么,圣上怎么会心血来潮给蓉哥儿点起鸳鸯谱?她立即摇头,“我那侄子媳妇可是刚没。”

圣上轻笑一声,“你那侄子媳妇有些来头,回头你不妨找人回去问问。”

元春身子一凛,“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向大家解释一下前段日子更新差劲的原因。

因为我家老爷子中风复发了。

他以前就中过风,倒不至于彻底口眼歪斜,但半边脸抽,左半身无力……就是那种走三五步路一个看不住就打晃摔倒的地步。

前阵子哪怕到现在也一直都在治疗,扎针加输液,我跟我妈就一直陪着他。家人有病真的是费心费力,当时就希望自己能有个兄弟姐妹,尤其是在医院里坐等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的那种感触特别深。

现在我爸恢复得很好,快看不出中过风的程度,所以我也能安心继续码字啦。

☆、第52章 第五十二回

秦可卿是秦业抱养来的。

这个元春当然知道,她甚至知道秦可卿身世很不简单:秦氏是罪臣之女,同时她生母跟前朝末代后族穆家似乎还有点关系。

蓉哥儿与秦氏这门亲事就是伯祖父定下的:秦可卿无论相貌还是才识手段都很出挑,她身上还有利可图。

元春觉着圣上也是默许的:伯祖父和祖父二人在世时始终深得义忠王与圣上兄弟二人信任。

这回北狄人来犯,背后就有穆家的手笔,这事儿宫里都快传遍了,元春焉能一无所觉?她只是觉得圣上刚刚那番话也不像是要秋后算账,而是提醒她……多管管娘家?

元春便拉着圣上的胳膊问,“那过几天我把我宁府那边的嫂子也召来说说话?”

上一篇:黑木崖旧事 下一篇:红楼快穿囧事

Fahrenheit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