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仵作(26)

绣娘和吴蔚又把炕桌往里推了推,吴蔚给张水生拿了碗筷,笑着叫了一声“二姐夫”,请张水生上座。

张水生一双蒲扇似的大手往衣服上蹭了蹭,有些不好意思,柳二娘子瞪了丈夫一眼,把人推到了炕梢坐下。

“吴姑娘,这是我家那口子,姓张,这位是吴姑娘。”

“二姐夫好。”

“哎哎,好。”张水生面皮黝黑,倒也看不出脸红来。

张水生饭量大,柳二娘子把自己带来的那两张饼也给热了,在吴蔚的热情要求下,一盆白米饭三个女子一人吃了一碗,剩下的全都进了张水生的肚子,四道菜更是吃的一点儿都不剩,就连菜汤都被张水生沾了饼子给消灭掉了。

吃了如此丰盛的一顿,张水生深感愧疚,当即告诉了吴蔚自家的住址:“吴姑娘,今后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家里缺了什么,你托人到我家,给你二姐捎个口信儿,我隔天准到。”

“是呢,一家人就该互相帮衬着。”柳二娘子表示赞同。

绣娘眼眶一红,别开了眼。

柳二娘子问道:“和大姐夫说的怎么样?”

张水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拿余光瞄了绣娘一眼,摇了摇头:“不成,大姐夫……前些天不小心伤了腰,下不了地儿。”

“怎么回事?落下病了,还是?”

“没大事儿,就是得养一些日子,不能和我一起上山了,哎……可惜。”

“二姐夫是打算上山打猎吗?”吴蔚问道。

“不是,是赶在大雪封山之前上山采药。”张水生答。

“采药?二姐夫是郎中?”

吴蔚好奇懵懂的模样实在可爱,柳二娘子笑道:“他?大字不识几个,还郎中呢。”

张水生也笑了,从怀中摸出一块布,抖开铺到桌上,布上面画了几株药材:“前几天府衙门口张榜,燕王府急需这几味药材炼丹,准备献给陛下的,咱们清庐县离燕王千岁的封地最近,府衙悬赏,一株一百文!”

柳二娘子突然神秘兮兮地插了一句,说道:“我还听说,说是燕王千岁的封地出祥瑞了,这回必成金丹的,所以才急!”

第14章 来月事了

柳二娘子环顾一周,见自家丈夫没有出言阻止,妹妹也是一脸好奇,吴蔚则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当即来了兴致,继续说道:“孙家二婶子她亲外甥的姐夫是燕王府的帮厨,我听孙家二婶子说,燕王千岁的封地里出现了七颗鹅蛋那么大的珍珠啊,就和结了果儿似的,从石壁里面露出来,你们猜怎么着?”

听柳二娘子说到这儿,吴蔚已经有些想笑了,首先珍珠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是海边,其次鹅蛋那么大的珍珠,可以说是世间罕有,出现一枚已经是小概率事件了,一下子出现七颗?这仿佛是那个什么热血动漫里的剧情,七颗还都出现在石壁里?吴蔚觉得这所谓的“祥瑞出世”八成是假的,要么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夸大其词了,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编造。

吴蔚沉默不语,张水生不耐烦地说道:“你就别卖关子了。”三个听众两个都不捧场,这让柳二娘子的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唯有绣娘的表现让柳二娘子稍稍满意,只见绣娘期待地盯着柳二娘子,一副欲知后事如何的表情。

柳二娘子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发现珍珠的地方叫香炉山,是块风水宝地!传说是神仙炼丹的地方,燕王千岁就在山上修了一座宫殿,开炉炼丹,准备将仙丹进献给陛下!”

柳二娘子说完,端起面前的水碗一饮而尽,绣娘听的入神,问道:“后来呢?”

“后来,后来不就是,喏……你姐夫那张破布,是从县衙的告示栏上抄下来的,一株一百文钱,要是能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寻到个十株八株的,今年就能过个阔绰年了。”

张水生惋惜地说道:“哎,可惜大姐夫伤了腰,我家里没有兄弟,堂兄弟都不在清庐县,等我找到他们早就大雪封山了,来不及。”

“那二姐夫不能自己去吗,或者和同村的人结伴儿,一起上山?”

张水生看了柳二娘子一眼,后者心领神会,解释道:“傻妹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公爹这几年腿脚不好,不然也不会去找大姐夫了,两个人上山多少有个照应,这一趟没有个把月是回不来的。自家人嘛,赏钱儿也好分,谁多谁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和外人去终究不如自家人。”

绣娘听得似懂非懂,吴蔚却听明白了,不怕无功而返,就怕分配不均,到时候荒山野岭的,保不齐谁起了歹心,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张水生看了吴蔚一眼,突然说道:“吴姑娘要是个爷们儿就好了,我一定邀你一同上山。”

请君莫笑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