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和高岭之花种田养娃打天下(56)
作者:大猫追月 阅读记录
梨花惊讶道:“我又做了什么了?”
系统道:“宿主你好厉害,两个月你都把这几个字给认全了,这是给你的奖励。”
鉴于刚刚加了五个点到智慧那一项, 梨花算是听出来了系统在损她,但她脑子不灵光没办法啊, 看来以后有机会了看看要不要去私塾偷偷学习, 看看别人怎么启蒙。
也因为自己脑子不灵光, 连着后面的这两个点,也一起加到了智慧那里去。
这么一来,四个属性点就变成了:智慧9,体魄6,声望7,承欢0。
梨花眼看着点数一下子涨了不少, 加上今日解决了杏花的事,心满意足地正准备睡觉的时候, 突然想到出去三天依旧还没有回来的大牛,忙问道:“大牛去找我爹那么久都不见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系统:“抱歉, 我只能感知十里之内的对话和动静,十里之外不在我的探测范围内, 不过在我的系统命盘里,你爹和大牛的生命灯都在亮着, 应该没出什么大事。”
梨花听说两人没事,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转过身,瞬间就睡着了。
然而梨花没想到的是,三天后,大牛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向大根失踪了!
向大根是跟着队伍出去执行任务失踪的,根据其他回来的士兵汇报,他们的人遇上了邻国的细作发生了冲突,只回来了五人,死了十八人,六人失踪。
事后戍边军营已经派人出去搜寻这几人的下落,但都不见踪迹,这么多天过去,军营那边给出的结论是这六个人已经死了。
大牛这次回来,带回了向大根的十两银子的抚恤丧葬费,并告诉老向头,军队那边交代,向大根死了,向家还需要再填补一个人去服兵役。
这个消息对整个向家来说就是个晴天霹雳。
熊氏刚经历了女儿被卖的事,如今又迎来了丈夫阵亡的消息,哭了个天昏地暗。
向家夫妇和二房和三房则担心的是服兵役的问题,如今向大根死了,大牛才十三岁,朝廷规定十七岁才开始服兵役,只能从二房三房里面选一个人顶上去。
向婆子又哭又闹,一会儿骂熊氏克夫,把向大根给克死了,一会儿骂梨花和杏花克父,总之嘴里没一句好话。
老向头当天就把向老三从城里叫了回来,一家人坐下来商量服兵役的事。
熊氏因为丈夫那十两的丧葬费被公公婆婆给强要了去,带着孩子们躲在西屋,并没有去参加他们的讨论,而且这种事也轮不到他们大房参加。
老向头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山峰,道:“说吧,你们谁去服兵役。”
向老二和向老三一个看着一个,都不说话。
向家如今符合当兵的有五人,老向头虽然五十岁了,但朝廷的征兵上限是五十六,按理说他也符合服兵役的要求,只是当兵辛苦,十几年前他借着腿伤回来养了一阵子,把向大根给推了上去,如今快二十年来他就没干过什么重活,再让他去军营里被上面的当兵头子呼来唤去,他岂会情愿。
向老二和向老三,一个三十五,一个三十二,正是壮年。
向老二的儿子,向大郎二十岁,向老三的儿子向二郎十七岁,也都符合当兵的年龄。
听到老向头发话,这几人都不愿意吭声,好一会儿向老三才道:“爹,你看我带着二郎在城里念书,眼看今年就要参加院试了,二郎也要参加县试,儿子觉得这次我们父子二人都很有把握,哪里有这功夫去服兵役。”
向老二不高兴道:“你年年说考试年年有把握,都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中过,这些年来家里攒的银子全都紧着你和二郎念书,我看也没必要再浪费了,你还不如去军营,也算是回馈家里这么多年花在你父子二人身上那么多的银子。”
“二哥你说的是什么话,我念书是为了谁念的,还不是为了整个向家,若是将来真的能金榜题名,也好把恩军的帽子给摘了,不必世世代代没完没了地去服兵役。”
“你说得倒是容易,你都念了二十多年的书,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上,还说什么举人进士金榜题名,依我看这书不念也罢。”
这么多年来,为了让向大根死心塌地地在军营服役,二房三房的人一直都是合作的姿态,逼着不给向大根回来,如此针锋相对还是头一回。
向老三也不甘示弱道:“就算我不念书,长幼有序,轮下来也是二哥先去服役,二哥干不动了才轮到我们三房的人。”
系统道:“宿主你好厉害,两个月你都把这几个字给认全了,这是给你的奖励。”
鉴于刚刚加了五个点到智慧那一项, 梨花算是听出来了系统在损她,但她脑子不灵光没办法啊, 看来以后有机会了看看要不要去私塾偷偷学习, 看看别人怎么启蒙。
也因为自己脑子不灵光, 连着后面的这两个点,也一起加到了智慧那里去。
这么一来,四个属性点就变成了:智慧9,体魄6,声望7,承欢0。
梨花眼看着点数一下子涨了不少, 加上今日解决了杏花的事,心满意足地正准备睡觉的时候, 突然想到出去三天依旧还没有回来的大牛,忙问道:“大牛去找我爹那么久都不见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系统:“抱歉, 我只能感知十里之内的对话和动静,十里之外不在我的探测范围内, 不过在我的系统命盘里,你爹和大牛的生命灯都在亮着, 应该没出什么大事。”
梨花听说两人没事,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转过身,瞬间就睡着了。
然而梨花没想到的是,三天后,大牛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向大根失踪了!
向大根是跟着队伍出去执行任务失踪的,根据其他回来的士兵汇报,他们的人遇上了邻国的细作发生了冲突,只回来了五人,死了十八人,六人失踪。
事后戍边军营已经派人出去搜寻这几人的下落,但都不见踪迹,这么多天过去,军营那边给出的结论是这六个人已经死了。
大牛这次回来,带回了向大根的十两银子的抚恤丧葬费,并告诉老向头,军队那边交代,向大根死了,向家还需要再填补一个人去服兵役。
这个消息对整个向家来说就是个晴天霹雳。
熊氏刚经历了女儿被卖的事,如今又迎来了丈夫阵亡的消息,哭了个天昏地暗。
向家夫妇和二房和三房则担心的是服兵役的问题,如今向大根死了,大牛才十三岁,朝廷规定十七岁才开始服兵役,只能从二房三房里面选一个人顶上去。
向婆子又哭又闹,一会儿骂熊氏克夫,把向大根给克死了,一会儿骂梨花和杏花克父,总之嘴里没一句好话。
老向头当天就把向老三从城里叫了回来,一家人坐下来商量服兵役的事。
熊氏因为丈夫那十两的丧葬费被公公婆婆给强要了去,带着孩子们躲在西屋,并没有去参加他们的讨论,而且这种事也轮不到他们大房参加。
老向头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拧成了山峰,道:“说吧,你们谁去服兵役。”
向老二和向老三一个看着一个,都不说话。
向家如今符合当兵的有五人,老向头虽然五十岁了,但朝廷的征兵上限是五十六,按理说他也符合服兵役的要求,只是当兵辛苦,十几年前他借着腿伤回来养了一阵子,把向大根给推了上去,如今快二十年来他就没干过什么重活,再让他去军营里被上面的当兵头子呼来唤去,他岂会情愿。
向老二和向老三,一个三十五,一个三十二,正是壮年。
向老二的儿子,向大郎二十岁,向老三的儿子向二郎十七岁,也都符合当兵的年龄。
听到老向头发话,这几人都不愿意吭声,好一会儿向老三才道:“爹,你看我带着二郎在城里念书,眼看今年就要参加院试了,二郎也要参加县试,儿子觉得这次我们父子二人都很有把握,哪里有这功夫去服兵役。”
向老二不高兴道:“你年年说考试年年有把握,都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中过,这些年来家里攒的银子全都紧着你和二郎念书,我看也没必要再浪费了,你还不如去军营,也算是回馈家里这么多年花在你父子二人身上那么多的银子。”
“二哥你说的是什么话,我念书是为了谁念的,还不是为了整个向家,若是将来真的能金榜题名,也好把恩军的帽子给摘了,不必世世代代没完没了地去服兵役。”
“你说得倒是容易,你都念了二十多年的书,连一个秀才都没考上,还说什么举人进士金榜题名,依我看这书不念也罢。”
这么多年来,为了让向大根死心塌地地在军营服役,二房三房的人一直都是合作的姿态,逼着不给向大根回来,如此针锋相对还是头一回。
向老三也不甘示弱道:“就算我不念书,长幼有序,轮下来也是二哥先去服役,二哥干不动了才轮到我们三房的人。”
上一篇:沉溺
下一篇: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