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美人谋+番外(689)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你否觉得不公,又是否想过抗争,身为世家之女,你应该也有许多无奈与苦闷吧。”
萧鸢鸢沉思了片刻,“如果没有这些混乱,我一定也和她们一样,被永远的困在那道矮墙之内。”
“我看着墙外的一切,我能看到。”萧鸢鸢又道,“但却无法触及,这是我的悲哀,我们的悲哀。”
平阳公主从萧鸢鸢的话语中,得到与证实了自己的猜想,“我果然没有猜错。”
萧鸢鸢看着平阳公主,“公主果然不同于常人,所思所想,超然物外。”
“你能听懂我的话,便说明,你与我是同一种人。”平阳公主道。
萧鸢鸢看着走到身前的平阳公主,“三年前的那桩案子,我很抱歉。”
“我作为他的姑母,却没能约束他的恶行。”
袁氏案并不只有平阳公主记得,作为凶手的姑母,萧鸢鸢也十分自责与不安。
“该道歉的,不是你。”平阳公主道,“你与那主谋虽为姑侄,可年岁上并不相差,而恶鬼,是无法被约束的,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身,也无法掌控周围,你又何必自责呢。”
“公主今日召我入宫…”萧鸢鸢满脸疑惑的看着平阳公主。
“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不愿你受家族所累,埋没此生,所以想将你留下来,留在我的身边。”平阳公主直言说道。
萧鸢鸢愣住了,“我是戴罪之身…”
“萧承越造反前,并不会与族人商议吧,权力在他手中,你们…只是斗争失败的牺牲品。”平阳公主道,“这是律法,我无法更改,但我可以为你破例。”
※ ※ ※ ※ ※ ※ ※ ※ -
太康七年七月秋,吏部对各地中正推举来的士子进行考核,共一百七十余人。
由吏部进行初定,从才能与家世定品,与以往一样,出身越高,所定的品级也越高。
为防止弄虚作假,最终的裁定便到了平阳公主的手里。
大中正裴长之将考卷送往勤政殿,和之前一样,皇帝并不在殿内。
裴长之将吏部的排名与考卷展开,“公主。”
不出意外,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眼熟的名字,出身高门,而且其中还有裴长之的门生。
“这个王珺,天材英博,又是琅琊王氏出身,下官一直记得公主的话,齐地的百姓,亦是楚民,选官要一视同仁。”裴长之将几份名次靠前的竹书推到平阳公主身前。
身为尚书令承裴长之,想扶持自己的势力,平阳公主当然清楚,她在仔细阅览了一遍后,发现了一份字迹更为工整的试卷。
“赵砚书。”平阳公主看着名字念了出来。
除了字迹,这篇文章的整体,也让平阳公主十分的舒适,然而名次却很靠后。
“尚书令。”平阳公主看向裴长之。
裴长之当然知道平阳公主的意思,“公主,这个赵砚书虽有才能,但是出身差了些,品资不足。”
“朝廷现在缺的是可不是家世好的人。”平阳公主道,随后她又将裴长之推荐的王珺排在了第二。
如此一来,裴长之便也没有了说辞,“都按公主的意思,下官没有异议。”
作者有话说: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选官法,中正是官名,可以理解为是选拔人才的官员,地方州郡都有大小中正,小中正辅佐大中正,大中正一般有中央官员有资历的大臣兼任,由于大中正几乎都是上品的世家门阀子弟,所以这个制度慢慢的变成了以家世为主要品资,于是就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种说法。
平阳目前还没有临朝称制哦。
公主要是成了女帝,身边会有特别多女官(哈哈哈哈)
第325章 赵砚书
选官结束之后,平阳公主在勤政殿代替皇帝接见了这批即将踏入仕途的士子。
这些由地方大小中正官通过察举推荐至中央为官的士子,其出身、家世、年岁,都相差极大。
新增的吏部考核,让他们的定品发生了改变,并不再像从前一样,只重家世,寒门子弟乃至普通百姓也挤进了上品,其中排在定品第一位的赵砚书,便是寒门出身,因自幼聪颖好学,得当地中正官赏识,以孝廉举入京中。
排在第一的赵砚书因为出身,而不被其他同僚所接纳,但又因他的成绩,也让一些人讨好与巴结。
因为朝廷每一轮的选官,排名靠前者,几乎是执政的上位者亲自钦定,相较于其他人而言,是最有机会进入中枢成为公卿的。
“赵兄看起来很是年轻,可是刚刚及冠?”世家出身的王珺,本有些看不起赵书砚,想要故意刁难,却在看到他的容貌后,改变了想法,并对他有了拉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