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谋+番外(421)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 ※ ※ ※ ※ ※ ※ ※

太康四年冬,楚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大雪下了整整一夜,雪满京都。

一大清早,便有城防营的官兵清扫皇城前御道的积雪,宵禁结束后,来往的车辆与马匹将街道中间的雪碾压成了雪水。

消融的冰水顺着地面的凹槽缓缓流入楚水,穿过京都的楚水,终年不冻。

船夫们一边摇浆,一边唱着民歌,他们用这样的方法来抵御冬日的严寒,将清早最新鲜的鱼获送往集市贩卖。

廷尉结案后,皇帝却迟迟没有做出决断,对于凶手的审判,刘汴向来都是以律法为先,并且是重判。

在刘汴的处决当中,萧明赫被处以极刑,而其余从犯也都相应的做出了重罚。

但皇帝却迟迟没有审批,并将案子压了下去,似在等什么。

京城门开启后,一匹从北方来的快马,飞奔入了城,并向皇宫疾驰而去。

这是来自北方边境军营的一封直阙天子的上疏,然而此时的皇帝,还沉浸在内宫妃嫔的温柔乡中。

一道钟声,打碎了皇帝的清梦,宦官们入内将灯烛点亮。

妃嫔早早的起身,跪侯在床榻旁,皇帝扶着脑袋从踏上坐起,“几时了?”

“回陛下,已经卯时三刻了。”宦官看着水漏上的刻尺回道。

此时的天色仍是一片昏暗,殿外的积雪已没过脚踝,狂风在窗前呼啸,好似要将人吞噬。

皇帝疲倦的从榻上起身,一群宫人簇拥而上替其更衣洗漱。

“北边…”皇帝低沉着声音,“还没有消息吗?”

“今日一早,角楼来报,有一匹从北边来的快马进入京畿,应该就是军营中的。”宦官回道。

皇帝刚更好衣从屏风内走出,北边的信就已经传回了宫中。

“陛下,北边来的上疏,是巴陵侯所呈。”贾舟将一份用布包裹的竹简呈至御前。

皇帝不慌不忙的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随后又吐出。

待洗漱过后,皇帝才将奏疏打开,里面的内容,与皇帝所猜想的大差不差,是巴陵侯萧世隆的请罪书,并请求皇帝严惩自己犯下死罪的孙子,以及降职回京。

“朕如果记得没错,巴陵侯长房一脉,就只有这一个孙子?”皇帝看着贾舟问道。

贾舟点头,“是,萧明赫是巴陵侯的嫡长孙,也是唯一一个嫡孙。”

“巴陵侯倒是舍得。”皇帝放下竹简道。

“其孙所犯下的罪行,实乃天理难容,巴陵侯是个识大体的人。”贾舟说道。

“也是个心狠之人。”皇帝起身道。

忽然一阵寒风袭来,皇帝只觉得格外的冷,他走到殿外,才发现下雪了,“今年的雪,来的比去年早。”皇帝负手站在门前说道。

“瑞雪兆丰年,明年定然是个丰收之年。”贾舟递给皇帝一个暖手的炉子,随后退到一旁说道。

皇帝抱着炉子往自己的寝宫赶,“希望能如你所说是个丰年,而不是大灾之年。”

一排排宫灯,照亮着殿庭里的积雪,皇帝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一排脚印,随后又被飘来的雪覆盖。

“把袁氏案拿过来。”回到殿中后,皇帝说吩咐道,“既然巴陵侯都开口了,那么朕也不能驳了他的面子。”

有了巴陵侯的上疏,廷尉对袁氏案的审判,最终通过了朱批。

以凌迟之刑处决奸杀案的凶手,从犯也都分别判下死罪,而巴陵侯府只是受到了皇帝口头上的批评,但未降下实质的惩罚。

“其实,如果朕能网开一面,巴陵侯萧世隆,是否会更加忠心于朕?”皇帝看着案件上自己亲自写下的朱批。

“巴陵侯年长于陛下,乃先帝之重臣,陛下若因为巴陵侯,而特赦其孙,恐怕会引来朝野的不满,也会使巴陵侯更加娇纵,心生傲慢。”贾舟提醒道,“陛下越是厚待,臣子们的野心,便会越加膨胀。”

“朕杀了他的独孙,又岂敢再让他领重兵啊。”皇帝担忧道。

“陛下援燕,是打算派重兵前往?”贾舟忽然问道,“就算楚国能够派出,小人想,燕国也是不敢将之放入境的吧。”

“燕国的求援,是求将,而非兵马入境,再添风险。”贾舟又道,“燕国看似良将多,但其实因为频繁的战争,早已元气大伤,都是靠燕君慕容恒在苦苦支撑,而今他受了伤,燕国的战况不容乐观。”

“纵观朝中诸多武将,的确是巴陵侯最为合适。”皇帝说道,“前不久,漠北的胡人又攻占了三座城池,齐国的援兵已经赶到,燕君派人来催了三次,再不发兵,朕就要被天下人指责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