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谋+番外(195)

作者:于欢 阅读记录


——廷尉——

郭鸿麟被禁卫带至廷尉审讯,面对公堂上的一众法官,他气定神闲的开口道:“回乡探亲,我是请了大将军之意,得到大将军的准允我才离京,除此之外,我身为南阳王友,南阳王得知我要离京回乡,故而出城相送,这有何不妥?”

还不等法官继续问话,郭鸿麟又道:“自去年应征入伍,我已离家一年有余,家中只剩老母一人,如今战事停歇,难道连回家探亲都不可以吗。”

“禁卫来抓时,我就在家中,我自离京回到家中的几天里,一直在母亲左右侍奉,若是诸位不信,可以找到当地的县令与乡亲询问,看我是否离开过。”

面对郭鸿麟的一番解释,几个官员相互讨论着。

“禁军去拿人的时候,他的确是在家中。”廷尉卿说道。

“可囚牢里的招供,所说的接头地点,就是郭鸿麟所在县,包括时间,也都与郭鸿麟离京的时间吻合,这总不能是巧合吧?”几个法官又说道。

就在昨夜审讯时,被抓获的亡徒其中有一人,乃是头目的心腹手下,因忍受不了酷刑,于是全部招供。

恰好在招供不久,城门校尉将一份官员出入的名册列出来交给了廷尉,通过比对,郭鸿麟无疑就成为了最可疑的人选,恰好地点又是在郭鸿麟家乡的附近。

见法官们议论不止,郭鸿麟再次开口道:“平阳公主乃是陛下爱女,我从边境归京,深受隆恩,有何理由要害公主?”

“的确。”廷尉卿皱起眉头,与左右讨论道。

“郭鸿麟如此年纪就当上了校尉,踏入仕途,前途必定一片光明,此时做出这样的事,无疑是自毁前程。”

“他是军户出身,此前未曾接触过朝中权贵,并没理由,也没有动机刺杀公主。”

“只不过…”

众人陷入犹豫,因为郭鸿麟的背后是南阳王李隆。

“以郭鸿麟现在的身份与功勋,回乡必定会引起当地官员重视,求证一下当地县令,便知道郭鸿麟何时回乡,又何时离去。”

“在理。”

于是廷尉只得暂时收押郭鸿麟,派人前往郭鸿麟的家乡求证。

※ ※ ※ ※ ※ ※ ※ ※ ----

几天后

——楚宫——

中侍中贾舟将廷尉审讯的结果呈上,“陛下。”

“如何了?”此时的楚皇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廷尉先前的奏报,将南阳王友郭鸿麟列为了最可疑的人选,若与南阳王友郭鸿麟有关,那么南阳王自然也脱不了关系。

郭鸿麟虽没有刺杀平阳公主的理由,但南阳王李隆却与平阳公主结怨颇深。

“郭鸿麟离开京城回乡探亲,是通过了大将军陈文泰的允许,廷尉已经求证,并且在回乡之后,郭鸿麟并未离开当地。”贾舟说道,“当地的县令也为之作证,因为恰好是农忙之时,郭鸿麟一直在帮助乡亲。”

“狱中的口供,”皇帝又问道,“又如何解释。”

早已猜透皇帝心思的贾舟,俯下身子小声说道:“先前拷问时,这些人一直不说话,而今却突然供出南阳王友,这期中恐有蹊跷。”

“南阳王友在对齐之战立下功勋,将来何愁前途,怎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况且平阳公主对于南阳王也并没有什么威胁。”贾舟又道。

皇帝侧头看了一眼睁眼说瞎话的贴身侍从,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他最是清楚。

“皇后那里,需要有一个交代。”皇帝开口道,“证据,才是至关重要的。”

贾舟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叉手道:“小人这就去廷尉,重新审讯那些亡徒,一定将此案查清。”

然而等贾舟前往廷尉亲自审讯犯人时,原先对南阳王友的指控却突然被翻供。

※ ※ ※ ※ ※ ※ ※ ※ --

——章华宫——

朝中正在查武陵一案,平阳公主在皇宫中陪伴了嫡母一天后便又回到了章华宫。

看着满身疲倦的平阳公主,琦玉遂将关于萧怀玉弹奏箜篌之事压在了心里,“公主。”

“禁军今日围了南阳王府,那个与萧校尉立了同样功勋的人,今日也被廷尉抓了京城。”琦玉说着今日在宫外的听闻,“公主可是找了武卫中郎将?”

事情正在如平阳公主预料的一般,皇帝想要压下此事,那么她便在暗中扩大此事。

平阳公主扶着额头坐了下来,“林万晟的父亲曾经在军中也颇有声望,如今的城门校尉,正是他父亲麾下的心腹。”

琦玉瞪着双眼,恍然大悟道:“原来上次公主让我对中郎将说那些话,是为了让他帮忙做事,小人便说,这种人怎么可能会愿意得罪受宠的皇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