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嫁给抓周抓到的姐姐(18)

作者:青灯勿念 阅读记录

没有洪水滋扰的南湖沿岸和他预想中一样,很快成为小江南。

程家开始吸收逃荒的难民,把田地租给他们耕种。之后又雇人修建房屋,从姑苏迁一部分族人来此定居,负责管理佃户和收租。

十几年后,程氏家族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高峰时期,半个县城的土地都属于程家。

所以,在桃源当地至今仍有“程半城”的说法。

程氏家族中,程青羽家是实力最雄厚,也是地位最高的一脉。

因为他们这一脉既是长房,又是当年治水的发起人,拥有的土地和房产自然最多。

地主虽然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但并不代表所有地主都是剥削阶级,程爷爷为人乐善好施,是个有名的大善人,在桃源享有极高的威望。

即便“批斗”最狠的年代,也没人敢动他一分一毫。

他非常热爱学习,十三岁读完私塾,家人送他出国留洋。

留学回来,他投身抗日运动。

后来,小他两岁的弟弟也投身革命,牺牲时年仅十八岁。

弟弟牺牲后,他成为家中独子,田地需要有人打理,父母需要他照顾,他只好从申城回到桃源老家,但从未中断对爱国人士的资助。

建国那年,桃源市开始执行土地国有政策,程氏家族当然也不例外,失去土地和经济来源,程爷爷受聘到乡政府工作。

第二年开始实行“划成份”,有烈士的家庭可以享受特殊照顾,所以程青羽家的成份由地主划为富农。

程爷爷结婚比较晚,程爸爸结婚也晚,等程青羽出生时,爷爷已经七十八岁,如果他还活着,现在已是九十六岁高龄。

爷爷当了一辈子的族长,为家族乃至全村人作出很多贡献。

当年日本鬼子下乡扫荡,他将全村的人转移到自家后山藏起来,给他们提供食物,在山上躲了几天,全村老少齐齐整整,一个不缺。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还收留了大量难民。

现在南湖镇的外姓人家,大部分都是当年逃难过来的人,他们几乎都受过程爷爷的接济。

这也是他受人尊敬的原因。

---

早上八点多,程青羽开车载着师父离开申城。

她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比实际出生日期早几个月,所以早在高考前就拿到驾照。

现在有师父在副驾驶上坐着,她可以上高速练练手。

虽然她才拿到驾照三个月,但她有个喜欢玩赛车的小姑姑,对方车技一流,职业又是刑警,教给她很多实用的开车技巧。

上午十一点半,程青羽将车驶下高速,沿着乡道一路往南开。

从高速出口到她家是二十多公里,到家刚好能赶上吃午饭。

汽车穿过镇区,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排差不多风格的院落。

村口位置有一块两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泥地,这里是村民活动中心,到农忙时这里就成了晾晒场。

程青羽当年跟着奶奶离开家乡时,村里还大部分都是瓦房,前几年村里拆迁重建,现在家家都是两层小楼,村庄规划的整齐有序,道路也修得格外平整。

她家的老宅子属于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拆迁时没受影响。

这座院子选址十分讲究,位于整个村落的最西面,坐北朝南,前面是湖,西面是山,连绵起伏的山脉由西到北将程家大宅半包围起来,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门前有水,寓意财运聚集,山在后面寓意背后有靠山。

这些都符合风水学上所说的依山傍水。

祖上是江南人,所以院子的布局仿照京城四合院,而建筑风格更偏向于江南民居。前面几进院子都是一层结构,只有正房是两层小楼,这是遵照房屋前低后高的原则。

大门口是开阔的粮田,从风水角度来说,宅前开阔,阳气旺盛,寓意欣欣向荣。

这片粮田足足有万亩之多,再往南就是“南湖”,站在二楼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如果往西面看,近处是小溪绕宅而流,远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山。

这座山的名字叫古灵山,山顶有座百年道观。

门口这片田,包括古灵山以前都是程青羽家的产业。

以前和她家同等规模的院子,村里有好几座,后来全部毁于战火。

将车停在院子门口,程青羽领着师父进屋。

程奶奶得知孙女回来了,拄着红木拐杖等在正厅门口,专程出来迎接宋砚。

老太太今年已经八十六岁,满头银发,优雅端庄。

仔细看的话,程青羽五官长得和奶奶有点像,尤其是肤色。

程奶奶的母亲是个欧洲人,不过,她除了肤色很白,看着并不像混血儿。

程奶奶家庭背景可不简单,她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和哥哥曾经都是外交官,特殊时期被划成右派,家破人亡,当年二十出头的她,正在申城读大学,被程青羽的爷爷偷偷接到桃源才逃过一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