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道侣追悔莫及+番外(350)
但凡是被各大天域认可的史籍中记载的事情都大同小异,他们的笔墨着重在六位神尊以及五大天域的道宫上。讲神尊开天辟地传道众生,讲神尊斩却诸我不染尘垢,讲神域修士一心向道,蓬勃愈发。天序在六位神尊手中定下,修道士明“正反之辨”,削“非我之我”。跟浮黎仙域中不同,天序锁“正”,就算是“斩诸我”修士死亡了,那被天序认可的“正我”也不会崩溃成为滋养邪魔的幽气,而是归于天地。对那些光荣的圣迹,卫云疏只大概地扫了一眼,她试图找寻与“十恶”相关的记录,可那些正史中却不落一子。倒是“甘渊之乱”,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甘渊之乱的发端可追溯到万年前,可它并不是从无相天域、从剑君桑不为开始的,而是由天女域的云君云淮斩出了第一剑。
彼时的云淮是天女阁宗主座下大弟子,若是不出意外,未来当由她来承袭天女阁。她颖悟绝人,卓荦不凡,从道典中领悟了另一条道。她认为时时斩却诸我,那留下的其实不是真我,而是被削到了不能再削的“念”,就算真正得道了,那
也不过是与道相合,丧失自我情志。她提出了“修心”“克己”的修炼法门,并在弟子中广为传授。那时候的天女阁宗主已经不问事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座下弟子处理,这使得云淮的道念得以更快地扩散开来。
在那个时候,云淮从没有想过要叛出天女阁,她虽不赞同“斩诸我”,可也没准备将此道彻底泯灭了。然而大道之变惊动了修持中的各大上真。他们皆是以“斩诸我”为根本道念,而以身合道、变作天道意志中的一缕,就是他们的所求。他们从来不觉得这样行事有什么问题,顿时勃然大怒。天女阁宗主亲自将这叛逆的大弟子拿下,要她斩去脑子中的“异端”。但是云淮不觉得自己有错,她的跟随者几乎达到了与天女阁“斩诸我”修士分庭抗礼的地步。天女阁宗主见状,不再顾惜这个徒儿,而是下令将她们这些异端赶尽杀绝!之后在天女阁上演的画面犹为残酷,云淮侥幸逃脱,叛出山门。
她的道念在各大天域都引起了共鸣,只不过另外的四大天域与天女域没什么不同,他们这些“异端”根本不容于世道,对方压根不想与他们共存。故而他们这些穷途末路的人走到了一起,辟出了“甘渊”地界,与六大天域相抵抗。之后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因道念之争,陨落的修士不计其数,直到六千年前,甘渊四君斩落“归墟”,才逐渐地平静下来。然而这种平静也是暂时的,三千年前,各大天域开始找寻甘渊,此后争杀再度上演,直到数百年前,甘渊彻底被镇压才停止。可上清神域早已经因道念之争大乱了。史册里用来描述甘渊四君的词眼,都是穷凶极恶、暴戾恣睢之流。
卫云疏蹙了蹙眉头,她又想起了凤凰山一脉帛书上记载的“桑不为祖师盗剑印”“斩无相”之事,试图从中找寻到蛛丝马迹。可史册里没有半点“盗剑印”之类的记载。是因为史册出自另外五大天域而无相无史?还是记录被人抹去了?卫云疏心中升起了疑窦,倒是“祖师斩无相”找到了零星的记述,然而并非“剑君桑不为持剑斩无相帝尊”,而是“剑斩归墟、坏无相道体,阴阳分后,神女落泪化金砂”。
怀着满心的疑惑,卫云疏抛开了正史,转而从那些流传在民间的故事里找寻答案。关于“斩无相”的故事一开始还是如史册记载那般,慢慢地,经过了渲染,变成了剑君桑不
为背信弃义、偷袭无相帝尊,一剑斩破其化身的故事。真假相混,一切痕迹都被篡改得面目全非。卫云疏抚了抚额,几度想要将玉简抛开,可为了追溯旧日的事情,她压下了那一点不耐,不眠不休三日,将一十枚玉简中记述的往事翻了个大概。
最后,卫云疏从中挑出了一本名曰《阴阳剑经》的书,因为“游侠小说”四个字,她没有仔细看,可又因封面题着“桑不为著”,她也没能将这本小说抛开。
桑不为祖师在上清神域臭名昭著、罪大恶极,琅嬛金阁中怎么还藏有她的著述?
卫云疏抿着唇,神色寒峻,只觉一股股寒意卷来,将她整个人浸透。
在犹豫片刻后,她终于将《阴阳剑经》捡了起来,缓缓地翻看。
书中的主人翁姓桑名缺。
卫云疏在看清楚这点后,瞳孔骤然间一缩,那在她身上上演的幻梦也如洪流袭身,巨大的浪潮几乎要将她的心神冲垮。
缺,不周。
自诛首恶,得号不为。
卫云疏很是恍惚,握着书的手骤然间缩紧。她强迫自己的心潮平静下来,压着情绪一页页翻看。“缺”字在她的脑海中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记。可她没有放任自己被莫名的、起伏的情绪冲垮,她的注意力专注了起来,最终对“缺”字的执著,慢慢转移到了“阴阳剑经”上!卫云疏陡然间发现这根本不是一本纯粹的小说,而是真正寄道于文的剑经。书中的“桑缺”行侠,斩杀的当然不是“十恶”,而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混沌怪物”。“混沌怪物”无阴无阳,故而桑缺以一剑破混沌、分阴阳、判清浊,使得怪物不再化作“混一”,而后则“以阴克阳”“以阳克阴”将其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