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157)

作者:寓风 阅读记录

卢栩想着,晚上以拙劣的刀技,用南瓜雕了几只小狗。按残次程度分别给卢锐、卢舟、他自己、元蔓娘,最好看的一个给腊月,一个给颜君齐送去。

他敲门进去,颜君齐坐在桌前端端正正地抄书,而书桌前方的墙壁上,新贴着两张凤飞凤舞,草书似的字画。

卢栩歪头看了一会儿,没看懂。

只觉得力透纸背,气势凌人,他都不知颜君齐原来能写这样张扬恣意的书法。

卢栩将南瓜给颜君齐,仰头欣赏好一会儿,终于认出一个“云”字。

原来是“不坠青云之志”呀!

文教是大事,观阳县文教又历来不行,县令特意召见了五名新晋秀才,以示重视。

听说颜君齐要去见县令,村里不少人来瞧热闹。

如今卢栩天天在河边坐船,杂货铺隔三差五进货送货,四叔下田回来,吃完晚饭就河边搬石头,村里谁遛弯瞧见了也常常有人帮忙,现下他们村河边一段,渐渐也有了点石头码头的模样,不再像起初,上船下船一脚泥了。

颜君齐今日算正式见父母官,穿了一身浅蓝色的书生袍,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里正瞧了,不住点头,这才是读书人风韵。

他们饮马镇,就颜君齐这一个独苗苗秀才,出在卢家村,说明他们卢家村有文风,未来说不准还能再出书郎,出个官老爷呢。

里正叮嘱卢栩好好把颜君齐送到,再好好把人接回来,卢栩哭笑不得,也没敢告诉里正,他们这不是头一次去县衙了。

这五名秀才,三人都是观阳县的,只有颜君齐和一名别的镇上的书生要赶路,到得比旁人晚些。

卢栩把颜君齐送到衙门口,问什么时候接他。

颜君齐:“等我见完大人去找你。”

卢栩:“行,要是我不在东街,就在铺子那儿。”

颜君齐应了,和卢栩在衙门口道别。

他进到衙门后院,马若奇的堂哥和另外两名秀才已经在园中品茶了,只是看上去表情都有些紧张不自在。

马若源瞧见颜君齐,朝他招招手,颜君齐坐到他边上。

五人里只有他们两个是末档,进了府学,他们俩八成就是一同上课的同窗,马若源对颜君齐印象不错,便同他搭起话来,“常听若奇提起你,以后咱们都是同窗了。”

颜君齐施礼。

马若源问:“这几日我便要先去州府租宅子安置,颜贤弟可定下了哪日去?不妨咱们同行。”

颜君齐道:“还没定下,马兄不必等我,我若到了,定去拜访。”

马若源点头:“下个月才开课,其实也不着急,哎,我还想在家中多留几日,家中长辈生怕我去晚找不到好宅子,对州府不熟悉,又要带许多东西。”

马若源忍不住和他嘀咕。

马若源都二十三岁了,孩子都有了,他这一去,一年半载才能回来一趟,他爹想让他带上妻儿,只是孩子还小,他娘又舍不得孙子,光谁去谁不去,带什么不带什么,家里已经来来回回争辩好几遭了。

妻儿去,仆人就要多带,人多,东西就多,人多,上路就麻烦,他这两天也被吵得头痛。

见颜君齐年岁尚小,马若源忍不住问,“颜贤弟还没成亲吧?”

颜君齐莫名听到这么一问,生出几分茫然,“尚未。”

马若源挺羡慕地感慨道:“那还是你自在呀!”

另两人听了,也心有戚戚,和马若源就出行搭起话来。

颜君齐这才知道,坐在前面,半脸胡子的就是这次唯一非补录的秀才。

这人瞧着已有三十多岁,也是为带不带妻儿带多少东西多少银子头痛。

颜君齐插不上话,安静听着,又过了半个时辰,最后一名到齐了,他们五人一同被叫去见县令。

县令对他们一番勉励,每人送了十两银子两册书,又留他们吃了午饭,席间提及他少年读书时之不易,众人都勾起苦读的回忆,再听县令谆谆教诲,愈加的心神激荡。

待他们散去,县令独留了颜君齐。

县令和蔼地问他:“家中可准备妥当了,可有什么难处?”

五人中,颜君齐最小,家境也最差,那三十两束脩,只怕颜君齐不好凑齐。

不料颜君齐道:“并无。”

他起身作揖,“学生尚有一事想问。”

县令放下茶盏,“你说。”

颜君齐问:“不知县中何时再考录文吏。”

县令一怔,他想过颜君齐会有种种疑问,却没想他竟会是这个问题。

“你想考文吏?”

“正是。”

“你可知吏与官,天差地别。”

“知道。”大岐的县官全要朝廷指派,至少要是举人,若他成了观阳县的文吏,便不能再科考,穷其一生,最多只能在观阳当个师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