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1605)
和文科举不同,武科举的发展经历了各种变化。
唐朝时的武科举,十分重视标准就是“武功”和身体素质方面的选拔。
唐朝的武科考试项目是:长垛、马枪、平射、步射、翘关、擎重。
长垛指的是射箭技术。
翘关就是抬起或举起城门的大木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关记载,当时人们把门栓举起来称作“翘关”,把青铜鼎举过头顶称为“举鼎”,这两种东西少说也有上百斤。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的武科举考试中,翘关的“关”已经不再是锁住城门的门栓,而是考试中特用的铁棍。
据悉,这种木棍有一丈七尺长(相当于5米半左右),直径三寸半(相当于10厘米左右),合格的标准是手持“关”的一端,连续举满10下才算合格,也可以算是一种举重项目了。
第1187章 刚出狼穴,又入虎口?
马枪,主要考察的是马上使用兵器格斗的本领(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驰马运枪刺木人靶,刺中四板或三板为上)。
负重,就是身负重五斛米(斛为古代计量容器,一斛为十斗,十斗约等于200斤),行二十步,皆为中第。
擎重,就是举重的意思。
唐朝通过这几项武考项目来考察考生的体力和耐力。
除此而外,还有掌握特殊兵器的附加项目:如筒射、机弩等。
不得不补充一句,这个时期,颜值未必能当饭吃,但身材可以。
唐朝对武举考生还有个“才貌之选”的要求,要是你身材“魁梧、伟岸、强健、壮实”的话,就可以优先获得好名次。
大唐的中兴名将“郭子仪”,就是武科出生。
但是大唐也因为武举太强了,使得宋朝一方面生怕赵匡胤“陈桥兵变”的事情再次发生,一方面不得不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重文轻武,抑制起武将的地位。
在这个时期,武举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力量上的比试,还加入了策论,以此考核考生的文化水平与谋略智慧。
并且,宋朝还取消了臂力测试,转而更加重视骑射,甚至于他们考试时候所使用的弓箭,也会依照不同人的不同体重来划分。
等到了明代时,武举制度已经到了成熟期,各方面建制也趋于完善。
不过,正式设立的时期是在1464年,朱祁镇去世,由明宪宗朱见深继位。
说是继位,其实也就是接过了一个烂摊子。
这个时候大明的武将已经到了稀缺的地步,再加上朱祁镇把于谦给砍了,寒了天下人心,因此明宪宗上位后不得不马上平反于谦的冤案,且正式设立明代武举。
在永乐大帝,乃至于洪武大帝时期,基本上都不注重武举。
为何呢?
洪武大帝是亲手把元人给打出去的,他在战场上可是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那些骄兵悍将是怎样杀的敌,原来中原人打起仗来居然也能这么猛,因此不得不防着一手。
但他不是为了自己,他在,这些骄兵悍将再怎么强,也得乖乖听话。
但朱老祖必须得为后代们考虑一下,要是自己百年之后,骄兵悍将之上再来一群骄兵悍将还得了?
因此,明朝从这开始,越发不注重武举。
永乐大帝对武举的态度也是沿用了自己老爹的看法,再加上他本人也是发动靖难之役才坐的天下,对武举的重视程度也高不到哪去。
明朝皇帝对武举制度的态度,关键的分水岭,还是在大明战神朱祁镇创造的“土木堡之变”。
这位现代网民口中戏称的“瓦剌留学生”,断送了明朝最引以为傲的的京军三大营,导致五军等15万军队全军覆没。
这一没落,直接导致大明朝的海防力量急剧下降,就连小废鸟都敢在咱大明面前跳了。
他们趁机频繁地出没在明朝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上欺压百姓、抢夺、毁坏百姓的财产、物资,甚至还在这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
区区异族,居然在大明朝建立了军事基地,何其嚣张,百姓们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朝廷还没有办法对这些废鸟人采取强制措施,没兵了啊,瓦剌留学生总不能再当一次废鸟留学生吧?
这也让这也废鸟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开始更加毫无顾忌地往明朝内陆进攻,沿途一路欺压百姓,给明朝的稳定发展以及皇帝的皇权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可以说,从这开始,废鸟人就已经暴露出他们的本性了。
因此,永远不要想着去忘记仇恨,废鸟人不敢再犯,那是因为我们拳头比他们硬,一旦我们的拳头软了,这些狗会咬得比谁都狠。
无数的历史,都验证了这点,千万不要记吃不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