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番外(165)
可就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举手插话了,他是想要拿钱的。
他撇了撇嘴,“怎么你们这儿不发钱呢,我想拿羊毛换榆荚钱啊。”
他的话一说完,旁边有精明的大妈笑了,这个人拿羊毛换钱,那才是真傻子呢。
高祖皇帝下令铸造的“莱钱”孔大边窄,形状如榆钱,在民间又被称为榆荚钱。法定的榆荚钱重量应该是三铢,大约是后世的两克左右,但是因为汉初允许私人铸币,所以民间流通的榆荚钱越来越薄,越来越小,甚至连官方重量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货币无人监管的后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了汉初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
简单地来说,钱变得不值钱了。
虽然普通老百姓不懂得通货膨胀的道理,但是当家的主妇都知道,以前一个钱能买到两斤粮食,现在一个钱只能买到一斤半,有时候甚至只能买到一斤。
所以,拿粮食比拿榆荚钱靠谱呢。
有好心人给那个年轻人掰扯了其中的道理,顿时臊得他无地自容,才知道是自己犯蠢了。他向旁边的人拱拱手,羞得抬不起头来。
……
“羊毛能换粮”的消息,不足半日,就传遍了长安。
因为有许多人的佐证,前来羊毛纺织厂换粮食的人是络绎不绝。开头有人还不信,只拿了一两斤羊绒过来试水,结果真的换到了粮食,可把人给乐坏了。
红壳的粟米没有脱壳,闻起来没有潮味,应该是新收的粮食。再仔细看看,里面没有参杂泥沙,非常干净,比市场上粮铺里卖的还要好。
讲究点的人家会把粟米碾碎去壳,吃起来更精细一些,不会卡嗓子。但是普通人家习惯把壳都掺进去煮饭,虽然难嚼,可是能多扛一会儿饿啊。
“原来是真的,竟能换得这样好的粮食。”
拿着羊绒过来的男人捧着手里的粮食,生嚼了一口,笑得眼睛都眯起来。大多数带着羊绒过来的人都满意极了,提着或多或少的粟米,快快乐乐地离开。
但其中也有拿长毛当羊绒,企图蒙混过关的,都被验货的管事一一识破,赶了回去。
更有甚者,家里养了条大白狗,把白狗的毛剃了,当作羊绒来卖的。还真别说,狗毛也挺软的,要不是狗身上的气味跟羊不一样,还真分辨不出来。
长安城好多白狗被剪成了秃顶,它们为了这个家,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刚开始,家里养羊的富户都挺乐呵的,反正平时的羊毛都不值钱,若是能换成粮食,那是跟天上掉钱差不多。
怕这样的好事不长久,有些养殖户心一横,干脆把羊身上的绒毛全剪了。
怕冬天会冻死羊?
那就干脆把羊杀了卖肉,开春再重新养殖一批。
短视的人没想到,得来的羊毛虽然换成了粮食,但是在大批量羊肉上市的情况下,羊肉的价格肯定会跌了。
之前卖五个榆荚钱一斤的羊肉,现在拿四个榆荚钱来就有交易了!
哇,隔壁那一家更便宜,四块钱一斤肉还送两根羊骨头呢!
贵族都不在乎,羊肉无论贵贱,他们都是吃得起的。但是普通人家就不一样了,百姓们见羊肉便宜了一些,都偷着乐,巴不得羊肉还能再便宜一些。
秋冬时节,天气都渐渐转凉了,谁家不稀罕吃口肉暖暖身子呢?
人人都知道,吃羊肉最补了,吃完能身上热乎乎的,夫妻俩夜里干架都有劲。
现在眼看着肉价比去年还低,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啊。好多女人都给家里切上几两羊肉,平日里吃不起的,这回咬咬牙都要开个荤。
大家都爱买便宜啊,买到就是赚到了!
一户人家里,八岁的小男孩牵着两岁的小女孩,扒在厨房门口不肯离开,眼神都发亮了。锅里飘出来的肉香味好浓啊,还有点膻,馋得隔壁小孩都哭了
年岁大些的哥哥尚能控制住自己,把口水吸溜回去。小妹妹的口水已经把下巴都淹了,她还小说话不利索,直喊着“肉肉”两个字。
今天家里吃上羊肉了,真好哇!
“阿娘,熟了没,熟了没呀?”小男孩着急地问。
“没呢,等你爹回来了,那就差不多好了。”女人拿筷子戳着汤里的羊肉,见还是发硬的,便往灶下加了柴火。
火烧得木柴噼哩噼哩的,羊肉汤沸腾起来咕噜咕噜的。羊肉香味化作一道白烟,钻进去每个人的鼻子里,勾得人的心里好像被猫爪挠过。
恨不得下一刻就能吃到嘴里!
女人看见馋得不行的儿子和女儿,既无奈又心酸。
都是家里太穷了,好几年都没买过肉了。要不是这回羊肉跌价,她也不舍买上巴掌大的一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