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47)
进了二月, 在蒋学文的依依不舍中, 跨上了回乡的路程。
清水县的老宅也是一早打理干净的, 赵管家提前半月就让留守的老仆准备了, 一行人低调入住,除了老仆多出门采买菜蔬, 连邻居都没发现宅院里多了人。
宋朗旭不欲节外生枝,也免得旁人打扰,所以才如此安排。
到了正式考试那日, 不等鸡鸣,他就先翻身起来, 洗了把冷水脸醒神,再次检查要带的文具和物品, 确保万无一失。
赵管家听着动静起身,皱着眉头说:“二少爷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今日考试要考一整天。”
“实在睡不着,在床上躺着也是躺着, 还不如起来多诵读一会儿书本,找找手感。”宋朗旭答道, 又转过来看着赵管家,看着他紧张局促的样子,失笑道:“明明是我去考试, 怎么赵叔比我还紧张?”
赵管家说道,“我, 我这是高兴的。”他举起袖口拭泪,怅然道:“从前我看过老太爷考试, 那会儿我年纪还小,早晨起不来,要人喊了三遍。后来又看着老爷考试,一早就起床准备,再如今,又看着二少爷考试,都不用我早起了。”
见证过祖孙三代考试,一步步见证了宋家的衰落和兴盛,也难怪赵管家感慨不已,难以自控。
宋朗旭放缓声音,“那就让赵叔做个见证,等到考中后咱们好好喝一杯!”
“嗯!”赵管家狠狠点头。
*
贡院在县衙不远,出题人也是今届的清水县知县,本地父母官。
虽然天还没亮,但贡院门口已经聚齐了一大波人,挨挨挤挤,正在由官差们检查准考证,见证面容,以及搜夹带。尽管一被查出处罚甚严,也难免有人心怀侥幸,妄图蒙混过关。
好在这次没遇上这样的糊涂人,大家都乖乖排着队等待检验。
宋朗旭找到跟自己互相结保的四人,一起排队等候,他们互相沟通过姓名,宋朗旭记得其中两人是兄弟姓黄,然后一人姓米,一人姓蔡,还挺好记忆。
五人保持点头之交,并不怎么熟悉。但在此等气氛下,油然而生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黄大便主动说:“紧张吗?我还是头一次来考试,手有点发抖。”
黄二接嘴:“我腿肚子还在转筋哩!要是没考中,我爹对我准没有好脸。”
剩下两人也是心有戚戚然,一副快要撅过去的样子。反而显的宋朗旭像个异类,一脸的淡定。
看到他们的目光,宋朗旭忽而一笑,“我心脏都快跳出喉咙口了,就是不想让人看出来才板着脸。”
“喔!厉害厉害!”四人不明觉厉,但只要大家都紧张,夹杂到其中也不显得异类了。
等到检查完毕,他们循着灯笼的方向去找各自的简易考棚,然后静坐等待官差发题目。
本次考试一共四场,第一场最为重要,天亮开考,日落结束,并不过夜。
刚才宋朗旭说自己心跳加快,并不是胡扯,此刻坐下他都能感觉到心脏扑通扑通的跳动着,一点都不肯安分,让他的紧张昭然若揭。
宋朗旭一边揉搓双手活血,一边在心内默念,你身经百考,骁勇善战,从题山题海里淌过来的,怕什么?再难的题目还能有高考难吗?大不了考过了就明年再来!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如此默念三遍,他还真的慢慢平静下来,不得不说多催眠几次,真的有效果。
冷静下来,就等着官差开始发试卷,先检查有无错漏,等到铜锣响过一声后,才能开始答题。
宋朗旭一边磨墨,一边思考该怎么答题,因为卷面分所以不能随手写上,需要先写草稿,然后在誊抄。
题目为《四书》题两篇,试帖诗一首,并默写开国圣人的《国训》一篇,内容不算难,早就被李先生强调过几百次,耐心细致,有把握再下笔即可。
宋朗旭慢慢回忆,也慢慢誊写着,速度不疾不缓。题目难度不大,就很难拉开差距,所以一些微小的细节也有可能决定名次,保不齐就落了下成。
他要竭尽全力。
*
堂上知县高坐,对底下的考生一览无余,来参加童生试的多数都是少年人,小的十来岁,大的也没超过三十。
看着这些懵懵懂懂的少年人正在努力求学,不禁就让人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科举出头后,曾经的辛酸和困苦也变成了勋章,彰显自己的努力。
知县不禁侧头对主簿说道,“看着他们,就想起从前的自己。”
主薄一捋胡须:“是也是也,想我幼年家贫,晨起煮一大锅粥,分作一日三餐食用,从其中挤出时间来背书,如今想来,倒也觉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