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155)
不过朗月挖了几铲子,放在铲子后又提出一个可改进的地方,最好在铁铲棍上多加一圈防滑的,不然用久了会打滑。
她热的额头冒了汗,却格外认真的比划着,宋朗旭都一一记下。
看个小姑娘都不费力,其他人哪儿还稳得住?纷纷自告奋勇过来试铲子和其他的工具。也有人过来打听他们是干什么的,这些工具哪儿能买得到?
宋朗旭笑眯眯的说:“我们是衙门专门请来做农具的,这不是刚刚做好就来试用吗?这些农具好不好用,总归还是大伙儿说了算,也麻烦大家给我们提提意见。”
“当然当然,要说种地我们才是好手嘛!不过县老爷用心了啊,还专门请人来做农具!”那些人一边点头一边说道。
赵辰之又趁机了解一些家常,把各家的情况摸到一清二楚,大家都把他们当成做农具的匠人,说话也就没那么多顾虑,都说自从换了新大人后,他们的日子比原来好过多了。听的赵辰之感动不已,百姓虽然不开口但心里自有一把秤,谁对他们好他们都记在心里。
就这么在郊外耗费了半天时间,又对如何改进农具有了新思路后,他们这才收拾着准备回衙门。
路上,宋朗旭自然发现有人跟着他们的马车,他若无其事的看了赵辰之一眼,赵辰之也回了一个无事的眼神,示意自己知晓。
第七十六章
照城本身就是赵辰之的管辖范围, 说的夸张点,地洞里老鼠今天偷了多少粒米他都能查到,更何况还有人胆肥到居然敢跟踪他们呢?不过一个下午, 到底是谁胆子这么壮, 赵辰之已经查了个一清二楚。
“一户姓丁的人家, 两兄弟?”赵辰之看完资料, 愣是没有发现跟丁氏兄弟有任何关联,但是, 没有好处怎么可能胆子这么肥?他已经在脑中风暴,幕后到底是谁指使的?是不满意他政策的大户们?还是上次儿子犯法求情无果的乡绅?或者兼而有之?总之都很可疑,后续要静观其变还是立刻抓捕呢?
还没等赵辰之想好对应的政策, 宋朗旭迟疑翻看了资料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两人的姓名有些耳熟啊......”
“但是朗旭你在照城能有什么熟人?”赵辰之接口。
对啊, 他来照城才多久?又能认识什么人?宋朗旭找脑子里翻来覆去的过一遍,迟疑说道:“莫不是那户人家?当初跟胡小三有纠葛的人家?”
胡小三为了查清父亲的死因这才壮着胆子来寻衙门, 结果没查到任何可疑之处,他最后也想通,这事就算过去了。如今这丁氏兄弟居然反过来找他, 这不叫做贼心虚还有什么叫?
宋朗旭跟赵辰之对视一眼,目光中都透出同一个意思, 有猫腻啊!
赵辰之经的事更多,很快镇定下来,“别惊动他们, 先找人跟着,看看他们到底要干嘛。”捉贼要拿赃, 光是跟踪也不能算是什么证据,且看看他们到底还有什么花样没用出来。
宋朗旭也是这个意思, 再说了,难道还能为了一个区区的跟踪就放弃正事?他还要继续改进农具。
农具跟耕牛,都是乡民春耕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了力气大的耕牛,乡民耕种时才能省时省力,开垦更多的田地,前朝的官府,甚至还有耕牛租赁的业务,把属于官府的官牛租借给无牛的农户,一方面让他们节约气力,一方面能够赚取租金继续养牛。只是再好的经也顶不住歪嘴和尚,念着念着就歪了,把病牛弱牛拿去出租,这项制度才渐渐名存实亡的。
宋朗旭从旧资料里查到这项规定,便觉得改良过的农具拿来出租刚刚好,虽然是农具却也含有不少铁,并不是普通村民能够置办的起,成本太高。如果等他们慢慢攒钱,春耕都过去了,官府出面租赁能够降低他们的成本。其次就是农具的损耗没有耕牛那么高,就算用坏了还可以让铁匠重新浇筑。
总之这个主意不错。
这些日子他时常带着胡小三去郊外试用改良农具,让这些农具更加符合乡民的使用习惯,也更省力气。渐渐的,他们跟附近的村民都混熟了,乡民也提了不少有用的意见。
宋朗旭忙着重新绘制图纸,什么丁氏王氏的,全都被他抛到脑后了。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朗月竟然对画图纸也这么有兴趣,坚持每天跟着他出来,帮着一起画图纸增加效率。小丫头虽然不能说话,竟然靠着手指比划跟人沟通交流,把意思传达的清楚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