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人家,光鲜亮丽的时候自是没什么的,一旦陷入了衰败之中,都不需要细看他们家的生意啊账目啊,只单看府宅的维护情况就能猜个七七八八了。
而安家新置办的土地又不大,比起别的,安父只在意一点。
实用!
别的就不考虑的,当然安全还是需要的,但这个不是他强调的,而是房舍本身就应该具备的特质。
只这般,父女俩带着人回到了昌平镇。
专业人士办事还是很靠谱的,再说老钱坑谁都不至于坑安父。因此,没过几日,旧房舍就已经被拆掉了,又找了苦力将破旧的木头横梁包括一些碎瓦片等等,尽数拉走了。
又几天后,安卉自个儿跑去瞧了瞧,发现那块地已经被清理出来了。
只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要知道他们买的房舍并不是真正独立建造的,名义上算是独门独户,但周围两边仍然是有住家的。中间这块拆掉后,两边看着就有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幸好县城里来的工程队还是有经验的,边拆边固定,暂时还没出事。
安卉赶紧开溜,生怕叫旁边两户人家给逮住了。
结果,可能是因为回去得太早了,竟是叫她意外听到了不得了的消息。
傅老太跟田大娘在巷子口插着腰叫骂。
这俩老太太倒是知道有些话不能当着安卉这个小姑娘的面来说,但安卉不是跑出去了吗?假如安父出远门了,那么安卉确实会跑出去买点儿吃的就回家。但最近这段日子以来,安父一直都是待在镇上的,安卉喜欢往新家那边跑,一来一回加上路上耽搁的事儿、看热闹、跟小伙伴聊天等等时间,没个半天她是不会回来的。
谁知今个儿是真的赶巧了,姜三娘跟她娘回外祖家探亲去了,安卉又担心隔壁两家逮着她,匆匆赶到就立马回家了。
以至于那两位老太太完全没有意识到,安卉已经回来了,站在巷子口把她俩骂架的事儿听了个七七八八。
到底是谁先挑的事儿,如今已经不清楚了,甚至安卉听着这个话音,搞不好这俩老太太早几日前就开始掐架骂人了,好像有时候是傅老太跑来巷子口骂人,有时候是田大娘去客栈那边。但这俩人皆有志一同的避开了安家父女俩,愣是没叫他俩发觉。
至于矛盾的重点……
安卉一头黑线的发现,她俩吵的是她的亲事。
却说傅老太先前一直很看好她儿媳妇余氏的族叔,虽然听着确实是差辈儿了,但其实这种事儿也常见,只要不是至亲,或者自家特别讲究的,一般人也不会去计较那么多。
傅老太把能打听到的事儿,全都打听到了,又因为中间牵扯到了隔壁房东老太太家,不知怎的就叫田大娘知道了。
田大娘一开始是赞同的,俩人甚至还摒弃前嫌,选择握手言和,甚至田大娘还主动请缨,由她去跟余耀宗那边的亲眷说一下。从辈分上来说,余耀宗是她堂叔的孙子,也就是她的堂侄儿。
这当姑姑的,给侄儿说亲事,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哪怕最终没说成,也可以借口是姑姑关心侄儿,提一下又没啥大不了的。
万万没想到,就在安家父女俩前往县城时,童生试最后一场院试的成绩出来了。
其实,当时就算没让钱大富去打听,安父自个儿去官学外头,也是能看到榜单的。说白了,因为科举乡试的缘故,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乡试上面,但院试的成绩还是早早的公布了,甚至比乡试更早两日。传到各个镇子村子的时间自是要晚一些,但对于那些自家孩子参加考试的人家来说,去县城守着放榜,又不是什么难事儿。
县城啊,别说坐马车坐牛车的,就算用双腿走着去,脚程快的人,一天光景也能走到了。
反正,田大娘听娘家人说了,余耀宗考上了秀才。
一下子,她就支棱起来了。
有一点得说明白,安父给余家老族长垒坟头一事,田大娘是知情的,但她其实并不知道这个具体的效果是什么,甚至她连余家嫡系那几人求的是什么都不清楚。想着安父以前的旧例,她就以为不是求平安顺遂,就是求风调雨顺,完全没往学业有成方面去想。
而余耀宗本就是余家族里很出名的读书人,他们那一支虽然比起其他几支要富裕很多,但毕竟真正富起来的时间比较晚了,老族长的儿子全部在读书方面没天赋,孙子辈就一个余耀宗比较靠谱,再往下那些年岁又太小了,如今还看不出来。
正所谓,矮子里面找高个儿,就是因为家里其他人都靠不住,不就把余耀宗给凸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