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以洛江县为例,居住在县城里的秀才公,少说也有千人以上。
这其中,有多半还是以科举为终身目标的,毕竟真要是放弃了,一般都会早早的离开县城,转而去附近的小镇上开个私塾学馆谋生。
而若是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府城……
安父打从心底里心疼那帮子读书人。
就不说别的,此时跟他讲述十年前发生在梁曲县灭门惨案的老文吏,就是个经年的老秀才。这位也算是安父的熟人了,先前就没少帮着讲解一些案子,说话条理清晰,语速不快不慢,而且对于那些案件可谓是了如指掌,看得出来是真下过苦功夫的。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了。”老文吏只简单的说了个概况,因为他会跟安父一起前往梁曲县,路上有的是时间把整个案件的前因后果都讲清楚。
安父还在思考老文吏这个情况,放在他们上辈子,也算是个档案局的老员工吧?好歹也是铁饭碗,倒也不算亏。
因为走了个神,他也没听清楚具体情况,不过十年前的灭门惨案啊,估摸着也就这样了。
“梁曲县在哪儿?途中可有客栈?需不需要我准备一些行李?”安父更关心的是路上的情况。
只见老文吏摇了摇头:“梁曲县距离府城很近,快马加鞭的话,一天之内就能走个来回。如今时间也还早,若是这会儿出发,堪堪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县城里。”
安父懂了。
按照距离府城越近越繁华的规律,这个梁曲县恐怕要比他们洛江县繁华很多。至于客栈什么的,人家都是一个县城了,还怕没有客栈?像洛江县,县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有几十个呢。
当下,安父就跟老文吏并两个衙役一起出发了。
两个衙役既是护卫又是马车夫,安父和老文吏则坐在马车上。如今已经是冬日里了,厚厚的车帘子放下来,挡住了外头的冷空气,倒是比夏日出行要舒服多了。
不过也就是这段时间了,要是再过一个月,到了隆冬时节,出门又成了一件苦差事。
好在正如老文吏所说的那般,梁曲县距离府城并不远,而像这种距离极近的县城,在道路维修方面还是做得很到位的。
因此,这一路上倒是真的不难熬,中途还停下来休息整理了一番,顺道吃了点儿热饭菜。到了晚间,他们赶在日落之前,进了梁曲县的县城。
当然安父还是做好了时间管理,趁着这大半天的工夫,也终于弄明白了这件发生在十年前的灭门惨案。
既是灭门惨案了,可想而知死亡人数肯定不少。
然而,即便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在得知具体的数字时,安父还是被唬了一大跳。
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人。
其中,不满十岁的幼儿就有十二人。
这还是因为在古代,十岁是一个坎儿,超过十岁的人家不叫幼儿,而是觉得那就是个半大少年或者少女了。也因此,如果是按照安父对于孩子的划分,那么孩子的数目还会再翻一倍。
至于死因,则各有不同。
有中了毒而死的,也有死于明显外伤的,还有窒息的,以及有近一半的人都是死因不明的。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放在这年头却是挺正常的。
本朝虽然也有仵作这个职业,可很多时候仵作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尤其是……
次日一早,安父看着眼前的废墟,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文吏在他身边叹气:“当年,是附近人家养的狗突然开始叫唤,其他人跑出来一看,才发现这里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时正是秋日里,气候干燥夜里还有风,房舍又都是木制的,根本就没法灭火。听说,那火烧了一整夜,还是天亮后,大家伙一起帮忙,才堪堪将火扑灭。”
也有可能是把能烧的东西都烧得差不多了,火势也就自然而然的小了下去。
因为事情发生在十年前,饶是老文吏提前做了不少功课,那也没办法完全复原当时的情况。
事实上,让他接手这事儿还是因为他当时就在官衙门之中,案子发生时,也是他负责记录的。
据老文吏所说,当时很多人已经被烧成了焦炭,面目全非,完全分不清楚谁是谁。这部分人的死因根本就没办法准确判断,而其他一些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保存得稍微好一些的,则由府城派来的仵作一一检查,但仍然是以经验推算为多。
也就是说,出错率非常高。
“这个案子最诡异的地方是,起火当夜没有一个人听到这里发出惨叫声。”老文吏眉头紧锁,指了指附近的民居,“其实当年,这儿附近还是有几户人家的,只是后来出了这个事儿后,那些人才陆续搬走的。按理说,不应该什么都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