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秘殿珠林(上)(80)

作者:彼岸琴音 阅读记录

按规矩,画师们画的每一幅画都要先画出一个样稿,送皇帝审查修改后,才能在他指定的位置开始绘画,皇帝有空时,时常也会亲自到现场观看画师们画画。

但近来皇帝是政务特别繁忙,没有时间核查画稿,只下旨:画院自五月开始先画敬胜斋的紫藤壁画。

这次参与壁画的学手苏拉含安勤在内一共有六人,其中以王幼学和王儒学跟随郎先生画画的时间最长,且技艺也最为娴熟。

安勤以前练过素描基础,就自告奋勇打底画样。

郎世宁计划着,先测量出整个天顶的尺寸,再等分成二十个画幅,分别在每一张上作画,最后再统一粘贴上去。

“Perspective!”郎先生对安勤说起了“透视画法”的关键,在于二维的平面上利用视觉错觉原理来实现三维立体的效果。

他反复踱步抬头观察,直到找准屋子正中央,才说道:“以此为中心开始测量。”

原来他是想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来表现这副壁画,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3D立体效果。做为正中央为焦点的画面,需要根据视觉高度,让紫藤花呈现出一个放射性的圆锥体,人眼就如同一台照相机,离得越远的物品呈像就会越小。

安勤拿起碳棒仔细描摹起来,已有十几年没画过画了,手法已很生疏,她先试着定出一张方形的花架来,她画的速度很慢,整整一个下午,才画完一张架子的部分。

郎先生却表示很满意!他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宫女,居然能给他带来如此多的惊喜,为了保持画面的整体统一,他决定让安勤来负责所有花架的描摹。

这一张画的第一个步骤,安勤就花了整整四个小时,因为一直都是趴在地上画,等到完成时,她的脖子和膝盖都僵硬得无法直立了。

看来这画大型壁画可不比以前自己画画,堪称是体力活呀!

学手兄弟们见安勤第一次拿笔就能画得如此精良,不免也对她刮目相看,原本以为她是来看热闹、打杂的,没有想到画画的功底居然并不比他们差。她趴在几个时辰,不辞劳苦,也是精神可嘉!

安勤拖着几乎瘫患的腿脚回到慈宁宫,结束了第一天的学徒生活:这世道,谁都不容易呀!

--------------------

历史小知识:

1、倦勤斋所在的宁寿宫花园,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建,于三十八年完成主体建筑,开始室内装饰阶段。

2、通景画在清宫档案中又称为“线法画”,它以中西技法相结合的方式,制成又立体感的整壁图画,利用视象错觉来延申室内空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室内装修形式。

3、故宫现存的通景画,一副在倦勤斋,一副在玉粹轩。:,!

第54章 师兄王幼学

===========================

花了近十五天的时间,安勤才把所有的竹木架部分画完。

郎世宁也陆续指导其他学生完成了棕黄色的竹架的着色环节,他已经探索出了一套用中国毛笔、矿物颜料、亚麻籽油画出油画效果的方法来。

想要在丝绸绢本上着色,需要先将颜料粉碎溶于水中,再掺入胶水,使颜料能在绢本上牢固粘接,这种方式极其精细。

他计划着:先等分整幅画面,待着色全部完成后,再将绢本与底纸粘合,最后固定上墙。

敬胜斋里的每一个人都如流水线的熟练工人一般,在接到安勤完成的底稿之后,就进入着色环节。

第二个步骤就是绿叶与藤曼的部分,郎世宁要求:每一根藤曼与每一片树叶都要细致勾勒、形态各异,与整齐的花架形成鲜明对比,形成灵动摇曳之感。

他将绿藤描线勾画的环节,分配给王幼学带安勤共同完成。

通过十几天的“集训”,安勤已基本能适应这个团队的节奏,她换上了与大家一样的棕色杂役服装,每次还会自带一个小小布包垫在膝盖底下,缓解长时间跪在地上的疼痛。

六月的紫禁城就是一只巨大的火炉,画画团队因为炎热却遇到了小麻烦。

因为画幅太大,只能将画纸平铺在室内的地面上作画,但大家头上、脸上的汗会止不住的往下落,汗水一滴落在绢面上就把颜料迅速晕开了。

为了避免破坏画面,画院给每人发了一条布巾。

不停的擦汗,已严重的影响了绘画的整体进度,但在如此热的天气,不流汗是不可能的。

安勤想起,毛巾质地的运动头圈,不就是为解决滴汗的问题吗?

她一回屋,就把长布巾平均剪成了四块布条。她拿一条横绑在了额头上试了试,对着镜子一照,真是太滑稽了!若是在布条前额处,再用黑色毛笔写上“必胜”二字,堪称完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