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君他总想和离+番外(173)

作者:北沐南 阅读记录

只是,这些事情虽然都不大,却都很繁琐。林初一忙的脚不沾地,一连忙活了好几日,总算才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

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更是将回信的事情给忘到了脑后。

直到出发,林初一才想起来应该给崔七七去封信,说明情况。

于是,崔七七去了好几封信,林初一的信件才堪堪送到。

看到信中说明林初一会亲自过来一趟,而且已经在路上了,是跟着钦差的队伍出发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此时的崔七七不知道怎么形容她的心情。一开始还忐忑不定的心顿时落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她相信,只要林初一一来,崔家军就真的有希望了。似乎也只有林初一才能给她巨大的信心。

她原本以为林初一并没有打算先行走到建立榷场的一步。因为她也听过林初一的计划,京城中的皇商才是林初一踏出的第一步。

皇商可以代朝廷经营盐铁,茶马,矿产……

盐茶就不必多说,百姓人人都能用到。其利巨大,只要朝廷掌控得好,国库就能有稳定的财源收益,进而稳定民心。

而铁,马,矿藏,俱与军事有关。而大周对此的管控并不严格,大周民间是可以私自采矿制作铁器的。

世家贵族几乎都有成建制的护卫,这些护卫的兵器,也都是各家私人的冶铁作坊打造出来的。

当然了,朝廷也有官营的冶铁坊,主要就是打造大军所用的武器甲胄这类军需以及官用铁器。

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户部尚书为了能让国库增收,提出官家冶铁坊减少兵器甲胄的制作。多制作些农具或者手工用具,卖与百姓。一来百姓有了好的农具耕种,田地就能增收,二来,如此也能让国库多些收益,以缓解目前入不敷出的窘境。

所以,近些年来,朝廷派发给边关将士的军需物资是逐年下降。边关将士的兵器甲胄哪怕用钝了,用旧了,也没有可置换的。

这样一来,没有了兵器之利,原本就不强悍的战斗力瞬间又下降了好几个层次。将士们哪里愿意拿些破铜烂铁上战场?遇到戎夷,那不是送死吗?

谁都不是傻的,将士们征战沙场,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功成名就,而不是白白送死。以前朝廷军备充足,他们还有信心与戎夷一战,可现在,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还拿什么作战?

很显然,户部尚书只考虑到了国库空虚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想到,没有了武装到牙齿的军队,只会让国力变得更弱。

关于此事,兵部的官员们据理力争过几回,可每次都被驳斥回去。渐渐的,也就没人再提,就这么延续了下来。

而将冶铁矿藏归纳于皇商经营的范畴内,那么肯定会统一规划经营,以大局为重。绝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头脑发热便决定下来,这无异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这对边关将士们来说肯定算是一件好事。崔七七当然希望林初一的计划成功。

只要林初一有了皇商的身份,那他行事就会便宜得多,到时候军需物资自然不会短缺了他们的。

而崔家军如果有林初一这层身份的照拂,必然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别。

只不过崔七七也知道,这种事情牵扯到各方利益,是不可能轻易就能成的,谁又知道会不会三年五载都无法更进一步呢?

而崔家军还等得起吗?

等不起!所以崔七七才想着在林初一计划中的榷场上做文章。

因为榷场贸易设立在边关,朝廷官员鞭长莫及,就算想伸手,也要顾及一下边关的势力。而这属于崔七七的地盘,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说不定她放手一搏,还能有希望。

于是她才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信中,就是想让林初一帮他出出主意,看看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崔家军能在边关贸易中获利。

没想到林初一居然重视她的看法,连一声招呼都不打,直接动身过来了。这让崔七七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说不定,此法可行。

朝廷赏赐的消息下来,崔家军人人都兴奋不已,有了论功奖赏以及派发下来的军需粮草,好歹不会像以前那样紧巴巴的,他们的粮草也能多撑些日子了。

这一切都是拜崔七七所赐,参加了阜城一战的人也知道,这是白白捡来的功劳。因为阜城大胜,没有崔七七的妙计,戎夷兵马绝不可能大败。他们也不可能捡漏,得了这么一份功劳。

七将军足智多谋,又是将门虎女,单单阜城一战,就已经让很多人对她心服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再加上七将军只不过上书一封,就让朝廷派发下来军需物资。比起以往没人主事时,求爹爹告奶奶也换不回来一口粮食好多了。这样一来,他们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