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古代赚钱养崽崽[种田](239)

作者:迟睡 阅读记录

周围商铺的人也不是第一次瞧见了,再次看到也还是觉得格外好看。

“那都是金的吗?锦鲤手帕真能招财啊?我先前还不信呢,瞧这‘阑珊珠宝’的店面以前也没啥特别的,还没‘金珠’好看呢,现在瞧着比‘金珠’富贵好多!那蓝老板可真是发了?”

“进去瞧瞧不就知道了?这店面好看,进里头都觉得自己神气呢。”有人笑着往里走,边走边道。

有这心理的人不在少数,只要是出入高档次地方,那就有非常明显的阶级划分,能昂首挺胸走进去的那都是有钱人,自然神气。

而那些买不起的,自然畏畏缩缩不敢进。

但沈若说了,对所有的客人都要一视同仁,将顾客当做“上帝”,这里人不知道上帝是什么,于是沈若就说,将他们全部都当做“神仙”,得捧着,态度一定要好。

总之像之前自己穿着粗布衣衫进来,阿富将他看扁的事情不能够再发生了。

“阑珊珠宝行”虽然只做富人生意,但永远不能瞧不起穷人,穷人不会一辈子穷,也许哪一天他就攒够了银钱,买走你店里的东西。

总之,口碑很重要。

这个时代的人不懂“平等”,但是蓝帆听完沈若说的,也决定一试。

伙计们在外头分列两侧,嘴里说着“欢迎光临‘阑珊珠宝行’。”

脸上都带着笑。

有些没有家底的人在外头瞧热闹没敢往里头进,生怕一进去就要他花钱,他并不能花得起。

伙计们就道:“今日本店搞活动,只要进店就有好礼相赠。”

有人问:“不花钱也有东西赠?”

伙计:“是的,每日限量五十件,就送五天,送完即止。”

这些话都是沈若教的,赠品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是沈若昨儿夜里拉着一大家子人做的七彩发绳,那东西好看,好做,一点儿也不费事。

二狗都帮着搓了不少条。

一家人一个时辰便做出了二百五十条,正好都带了过来,给蓝帆的店拉人气。

这就是免费的宣传,一传十十传百,知道阑珊的人便会更多。

要拼市场,“阑珊”开的时间没有“金珠”长,不够老牌,许多人家要成亲置办头面都爱去“金珠”,因为“金珠”几乎整个镇子或是隔壁一圈,大家都知道。

想要让“阑珊”人尽皆知,那就少不了这些“活广告”。

七彩发绳只沈若之前在集市上卖过一天,销路不错,外加是新鲜玩意儿,当做免费的赠品最好不过。

带来的效益是远超过价值的。

一听说有不要钱的东西送,大家伙儿一窝蜂地就冲进去了。本也是抱着试探性的态度,没想到里头的伙计也是笑脸迎人,并没有因为他们只是来领东西的人就态度不好。

反而还笑眯眯地将送的东西双手奉上,语气缓和道:“客人,这是本店这五日限量的赠品。名为“七彩”,七彩有‘彩虹’之意,能给人带来好运。女子可戴在发上,男子可戴在手腕。”

“谢谢谢谢。”接过七彩发绳的人笑容灿烂,这听起来就很厉害,又能交好运,瞧着也好看。拿回家哄孩子玩儿最好不过了!

“不用客气,祝您生活愉快。慢走。”伙计笑着说完,就接着给下一位客人送。

这七彩发绳只能算是个小插曲,那锦鲤手帕才是重头戏。

五个玉石摆件放在最中间,谁进来都能瞧见。木盒子边上是精致的绒布,里面应当便是那传言说“能招财、吸福”的锦鲤手帕了。

但是这会儿时辰还早,富贵人家都起得晚,所以还没人来。

好些拿了七彩发绳的人,抓心挠肝地想瞧瞧那手帕究竟什么样儿,于是都没走。

很快,阑珊珠宝行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被人潮给裹起来了。

沈若几人在二楼向外看,街道上也挤满了人,还有人在往这边来,密密麻麻的。

阿富在里头快忙昏头了,人多,有些人是想来买珠宝首饰的,他嘴巴都要介绍干了。

那玻璃柜台里头的珠宝首饰样样精美,价格也不便宜,又是放在玻璃展台里头,大家都爱凑过去瞧个稀奇。

然后就有姑娘看中了里头的首饰。

这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一根银簪、一对步摇。以前一天可都不一定能卖出去几件儿,现在才这么点儿时间就卖出了!

阿富收钱时脸都笑烂了,阑珊生意好,公子给他的银钱就多。这会儿是真的高兴死了。

镇上人殷实些的人家也不少,买玉佩的男人也有,人流量一起来,东西也就格外好卖一些。

都是几十两,上百两的东西,那些瞧着穿着不起眼的人他们也能说买就买。

阿富自从之前那次看不起沈若,结果被打脸之后,就再也不敢小看别人了。所以这会儿对着谁都是笑笑的,他招呼的好,客人也愿意买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