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549)
但是,两个人的目标不仅如此。
毕竟拜访作家这一路途,从北到南,现在两人才走在中部城市呢。
跑完一个经销渠道,祝蹊和陈彩荷找了一家面馆吃午饭。
在出发之前,祝蹊是没有想到她们还得干销售的活儿。其实销售也就销售了,她来做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只是这可能委屈了陈彩荷了,所以祝蹊一坐下,看陈彩荷满头汗,赶紧给她递了一张纸巾,颇为抱歉:“早知道我应该也把梁姐带出来的,这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陈彩荷能够跟这么多作家建立良好的往来关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对人对事讲究一个真诚,的确是不太适应做起销售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行径,就算是能够让自己做到的,但是最后还是会心累。
祝蹊看在眼里,还是很感念陈彩荷能够这么积极配合工作的,毕竟她现在手边没人,能依靠的也就只有陈彩荷了。
“这有什么的,做做销售,也算是增长了我的见识了。”说起来,陈彩荷还很不好意思呢,“其实之前我们编辑都很不理解,为什么公司的销售姐姐们工资有的时候比我们还高,现在自己体验了一下,反而能理解了。”
这个时候没什么销售专职的说法,她们公司都算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了,所以也导致了编辑们无从对比,只对公司里的销售拿高薪颇有些不服——我们做编辑的,又是审稿又是改稿又是催稿,一本杂志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经她们的手诞生的,怎么谈回报的时候还不如销售呢?
得是自己也跑了渠道,做了销售,这把腰弯下去了,才知道销售赚的钱可都不是容易钱。
说实话,就让陈彩荷自己选,她还是宁可自己干编辑累点,也不乐意做销售赚钱的。
可见么,各行各业自有其有天赋的人才,跨行业的人才不是没有,但到底还是少数的。
想到这里,陈彩荷不免又对自己眼前这位名副其实的跨行业人才表达钦佩:“祝总,你可太厉害了,我完全想不到有什么是你不擅长的事儿了。”
这个时候,两个人的面都已经端上来了,祝蹊先搅动了一下面碗里的面,以免坨到一块儿去,一边说:“你看我这样就觉得厉害了,那你可要知道,我能做到的,颦颦也能做到的。”
“先天不足的,都可以后天来学嘛,如果我不学,当初《明天》都别想办起来了。”
陈彩荷也是《明天》出来的,祝蹊提到了它,她自然也是满满的怀念:“也是,当初就经常听说蔡总出去拉赞助。”
“是不是你们一个宿舍出来的都这么厉害啊?”
陈彩荷的年龄跟祝蹊其实很相近,也正是因为如此,她跟祝蹊聊起天来倒也自然。
被陈彩荷这么一提,祝蹊不免开始回想自己的舍友们现在都在做什么。
这不回忆不打紧,一回忆,还真就发现了,这时间可真是一样可怕的东西,祝蹊甚至都没有感觉到多少的流逝,稍稍盘算一下却发现走掉的真的好多。
眼见着这回忆就要没完没了了,祝蹊却听到了隔壁桌聊天的内容。
“听说华视台下周会播出《我朝》了诶!”
“什么《我朝》?”
“我很喜欢的一部小说啦,前些年真是一期不落地订百姓文艺报,就是为了看这部小说。”
“有这么好看?”
“好看!超级好看!你不是很喜欢《醒来》吗?就是同一个作者写的!”
......
隔壁桌的对话传来,陈彩荷也不免羡慕:“百姓文艺报的读者基数还是不同,比咱们大多了。”
这些天在外地做销售的经历可真是让陈彩荷见识涨了不少。
在京市的时候,看她们《今天》就已经是烈火烹油了,自己现在所在的《得闲》作为后起之秀,也是轰轰烈烈开始,热热闹闹地发行了一期又一期,但这出来后呢,才发现,百姓报体系就是百姓报体系,人们还是更吃官方的牌子。
祝蹊是没想到《今天》《得闲》的影响力走出京市之后会被削弱这么多,但对于百姓报旗下一系列的产品的影响力还是很有认知的,只说:“很正常,你会觉得《今天》和《得闲》好,是因为这两本杂志跟你息息相关,但抛去这两本杂志,你看百姓文艺报和《传奇故事》,你更乐意信任谁?”
自然是百姓文艺报了。
陈彩荷心里有答案,却还是意难平:“迟早,我们杂志的作品也能登上华视台!”
得。
这还是羡慕《我朝》签了华视台呢。
关于这个消息,陈彩荷一点都不陌生。
当初《我朝》被华视台买下影视版权后,这个消息就被大肆报道过一遍了,后续剧组稍微有点动向都会被国内不断兴起的各类娱乐刊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