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498)

作者:祝珉 阅读记录

所以,张兰的意见是,接下来销售部的重心要逐渐放在如何让已经接触到了《今天》的那部分读者持续地、长时间地订阅她们的产品,将他们培养成为《今天》的常态化受众,给杂志社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这个观点祝蹊很认可。

她说:“这不仅仅是你们销售部的任务,也是编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推出的是内容产品,怎么样的内容才能留住大部分读者才是核心问题,这件事销售部的同事们没办法来做。”

所以祝蹊每次召开销售方向的会议的时候都会带上编辑们,毕竟社会发展逐渐市场化,她们的《今天》也是接受的市场化的考验,那自然就要想怎么在保有自己的品质的同时迎合市场了。

“我们除了第一期出了特刊之外,后面都没有专门策划相应的企划。”光说不做假把式,祝蹊决定还是得让编辑们都动起来,“嗯,这样吧,这个月除了本职的审核工作,大家再辛苦一下,各自做一份内容企划,选用了的给额外的奖金。”

祝蹊这儿不是国有单位,当然是越有能力的人能够获得越多了,这个规矩从一开始大家伙儿都知道,她这会儿说出奖金来,也没有让人觉得不公平,反而激起了大家的积极性,一个个都跃跃欲试了起来。

祝蹊很满意看到这样的反馈。

安知景负责的是广告业务以及杂志社整体运营,其实跟内容产出的关系不大,但他作为杂志社高层,依然来参与了会议。

不得不说,在《今天》杂志社的这段时间,真的让安知景感受到了私人单位跟公有单位的云泥之别。

现在说起私人大家都看不起,当然,事实也是目前的趋势下,私人单位的确弱势,论整体的能量,肯定是不如公有单位的。

像《今天》,成绩已然已经超过了许多公有的刊物,但是整个杂志社拥有的底气却依然不如那些刊物。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年头还没有国家的单位破产的案例,所以在公有的单位的人都认为自己捧着的是铁饭碗的,对别人瓷饭碗看不上,认为中看不中用,迟早得碎了。

可是,铁饭碗真的就是铁饭碗吗?

安知景这个人对形势的感知还是比较敏锐的。

到日后,私人单位越发蒸蒸日上,公有单位却因为满满的安全感而失去了奔跑的动力,逐渐落后——国家还能养着这么庞大的组织吗?国家很强大,也在越来越强大,但国家不是无所不能的。.org

所以,安知景反而觉得私人单位更有生命活力。

他对祝蹊说:“你这个法子好,激发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如果不是我实在不懂行,为了奖金,我也得跟着拼一把了。”

祝蹊满头黑线:“你又不缺这么些奖金。”

这个安知景看着不显山露水的,也就是上次杂志社准备留人的时候说起了住处问题,祝蹊和蔡颦颦认为要优先考虑本地人,安知景却认为范围可以不用限得太死——他说自己有空着的住处可以借给杂志社做宿舍。

好家伙,祝蹊才知道,这家伙那也是大户!

并且,在这个年代能在京市拥有两套及以上房子的家伙,这实力都很不一般的!

“不缺奖金,但是很缺这种创造冲动。”

除了奖金激励,能让编辑们这么兴奋的,还有祝蹊一直贯彻地归属感培养,编辑们都把《今天》当作了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孩子,所以对能让它变得更好的各种可能性都很有趣尝试的主动性。

甚至,大家伙儿还对将来杂志上能有自己策划的企划而极为向往呢。

祝蹊就调侃:“让你筹备新杂志还不够满足你的创造冲动吗?”

新杂志一开始就在祝蹊的事业版图当中了,但她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没有急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是稳扎稳打先把《今天》给做好。

在她的规划当中,新杂志的推出至少都得是一年甚至两年之后的事儿了,实在没有想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今天》就直接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她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甚至可以开始谋划新杂志了。

《今天》的推出看似是横空出世,但其实是祝蹊做完了《明天》之后就一直在策划规划的杂志了。一本杂志的推出可不是儿戏,远没有外人看《今天》的发展进程这么轻易的。

同理,祝蹊还想要推出一本新杂志,也不是说推出就推出的,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少。

安知景曾经也是认为祝蹊办起杂志社来走得很顺利的一员,等到现在他自己开始接触相关业务了,才知其中不易。

叹了一口气:“我的创造冲动可不怎么管用,得要有靠谱的作者有创造冲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