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345)
呜呜,可怜的肚子,今天就委屈你一下了,咱们就当减肥了哈。
祝蹊可以看出来闫晴晴是在说瞎话呢,不过她也知道闫晴晴的顾虑,把她喊到自家去吃饭,她多半也是会不自在的。
所以她没强求,自个儿先回家速速吃了个饭,然后上商场,找了个比较朴实的面包,带上后再来了45号大院儿。
这回她就是带着马甲进去的了,在大院儿的眼里,就是“不言”回来了。
好些人都伸长了脖子观察呢!
在这些人眼里,“不言”应该是有点年纪的女性,所以看到的也是3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再结合了一下她写书的身份,都在猜是不是因为从前被收走了房子,现在上面赔偿,帮她拿下了胡大爷的房子,所以这人买房子才这么顺利的。
这个道具呢,的确是很不错的,不知不觉中,它就自行帮祝蹊解决了买胡大爷房子的bug,避免了到时可能有红眼病到一定程度的人干举报的事儿了。
身份合理化,这个功能的作用且大着呢,可惜了,无论是祝蹊还是68现在都没察觉到。
等祝蹊发现它无限潜力的用处时,那都是好些年后的事儿了。
第129章 没事儿
“闫编辑,你等久了吧,正巧我嫂子给我们带了些新鲜吃食,你尝尝。”祝蹊一进屋子就摘了【马甲】,然后把准备好的面包给闫晴晴,“你可一定得尝尝,不然就得我不好意思了,这把客人单独晾在一边,可不是什么好作风。”
这话都这样说了,闫晴晴还能说什么呢?
自然是收下了祝蹊的好意了。
不过她也说:“在你这儿也不算无聊,我看你收集了不少书,我看这儿连《明天》都有,就拿来翻看了一下。”
祝蹊这房子原本也只是放着的,但这不是碰巧拿来做存放读者来信的空间了吗?祝蹊也就来了兴致,好好改造了一番,把这儿当作是书房了,陆陆续续地没有少往这儿搬东西,只不过对外都说是帮“不言”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45号大院儿的人看到她有这儿的钥匙会不觉得奇怪了。
毕竟他们可能都已经习惯了祝蹊在这儿进进出出吧。
这里拢共三间房,但三间房面积都不大,合计大概也就八十来平的样子,祝蹊保留了采光通道,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做了通顶的书柜,然后在采光最好的地方把自个儿的书桌给摆放了上去,是个十分适合看书学习的空间。
祝蹊也的确有的时候会过这边来看书学习。
书柜有这么多,现在是不可能全都塞满的,那也不可能是空的,反正她一点点搬运,现在也有数目十分可观的书籍放着了。
闫晴晴在祝蹊回家前争取到了她的同意,然后就老鼠掉进了米仓一样,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
这话她不好意思跟祝蹊说——她从小就梦想自己有这么一个书房,哪怕是小点的啊!
但事实就是,现在家里的房间都有点住不太开,来年她跟丈夫还计划要孩子,书房是别想了,还是想想怎么隔出房间来迎接新生儿吧。
不过现在能体验体验别人家的书房也很让人心满意足啊!
所以她是真的不觉得等待祝蹊的过程很煎熬,反而会觉得很爽。
祝蹊看她翻开的是暑期特刊,然后就说:“其实我们暑期特刊开始也推出了一篇全新连载的小说,我觉得不比《青春》差。”
只不过在创作的角度看还略显青涩——学生投稿嘛,总不能立马就跟祝蹊这都多少百万字的老油条一样吧。
“而且,这篇小说也是古风小说。”
闫晴晴眼睛一亮:“你这个古风小说的说法还挺不错!”
“我们编辑部之前就收到了你们的暑期特刊的,那篇小说我看过了,的确写得很不错,不过我们编辑部统一的意见还是太过于学生气了,很多遣词造句都有点儿刻意运用修辞手法了,反而让行文没这么流畅。”
闫晴晴是专业编辑,说起自己的专业的事儿来还是很认真的:“你也知道,这是小说,讲故事最重要,但是这篇小说的讲故事水平只能说是一般。”
的确。
这个祝蹊不能否认。
这篇全新连载的古风小说《不见春》是蔡颦颦的作品,她是化用笔名投稿了,也是过稿后才跟祝蹊说的。
《不见春》过稿不像《青春》那样是全票通过的,只是险险多了一票,编辑部的大家意见都十分一致,认为这篇作品不够精彩。
但都还是学生呢,没有办法跟闫晴晴这样的专业编辑一样,直接针对痛点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还是祝蹊站出来,写了一份过稿通知兼修改意见。
也就是因为这份修改意见,才让蔡颦颦事后找祝蹊坦白了自己是投稿人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