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291)
肖校长越发觉得《明天》能行了,就冲小祝同学这本事——起码得有个五五成的能行吧?
“那行,我去跟老毛说下,到时候你去找他就行。”肖校长很看好祝蹊,当然就会额外多提点一下,“老毛他呢,性子比较执拗,你上门要多注意点,唉,他们也不容易。”
肖校长是成功在洪流中保住了自己,但这么多老友,他想护也护不过来,好在,疯狂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看向未来,总是光明的了。
祝蹊跟《至情》项目时也经常跟这些被社会伤害后愤世嫉俗的人打交道,也就没怕,充满信心点头应下了。
她是没想到啊,这次的硬骨头比以前每一次的硬骨头都要硬。
拜访毛教授期间,她可是吃了不少闭门羹跟阴阳怪气套餐。
要知道,从工作以来,祝蹊是所有共事单位、共事同事眼中最会说话的那个人,跟人沟通受挫虽然也不是没有,但还真的没有过这么受挫的时候。
如果找毛教授提名这事儿不是跟校长特地要来的“特权”,祝蹊指不定会选择明智放弃呢,毕竟她也没有什么坚持不懈的人设......人何苦为难自己呢?
但现在这情况就是呢,她不得不为难自己啊!
不过坚持的确是有效果的,至少在这件事儿上有效果,毛教授松口给杂志社提了名,还脾气拽拽地跟祝蹊:“到时候你这杂志要是办得不好,那就不要用我的字了。”
傲娇得很。
但祝蹊可不敢不应的。
真要办得不好,她也是真不好意思再继续用着大佬的字了......那得多亏心呀。
回想着自己邀请毛教授提名的整个过程,祝蹊又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所以再面对徐凝时,她的想法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她给拿下。
虽然徐凝不配合祝蹊的工作依然可以照常开展,毕竟这个合作项目并不是玩笑话,该推进的还是得推进。
但徐凝能够配合的话,祝蹊后续许多设想想要完成起来就更容易了。
就像肖校长期许的一样,他希望《明天》能成为文学改革的先行者,希望能把这个刊物打造成为京市大学的招牌之一,祝蹊又何尝不是呢?那如果有这样的希望,这刊物就必须有含金量的东西。
不可否认有不少学生的作品也很优秀,也足够有含金量,但总是需要更重量级的嘉宾加盟,杂志才更有分量,这就是名人效应了。
搁后世信息如此发达的时候都多的是人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祝蹊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明天》打造成品牌,那就不得不借力其他“品牌”了。
想到这儿,祝蹊对徐凝点头:“是毛老师的作品。”ζΘν荳看書
徐凝这下态度真的认真了起来。
别说华视台了,其实百姓报一开始的标志就是毛教授写的,只是后来因为那些原因撤下来了,近两个月好几个大会召开后,他们百姓报已经准备着手恢复原本的标志了——现在的标志是标准的宋体字,纯纯是为了保险起见而设定的字体,没有任何特色。
如今《明天》首先推出了毛教授题字的刊物,徐凝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祝蹊有点儿本事。
为什么说毛知行题字难得呢?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字好,他曾经给百姓报、华视台题字过,更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十年来,毛先生再没有新作品流传出来了,据说是谁找上门来了,他都不愿意出山的。
徐凝当然是知道这件事儿的,所以才会对祝蹊稍稍改观。
而等她开始浏览起了《明天》的内容,这一点点改观,就变成大大改观了。
《明天》第一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特刊,主要刊登的是这次杂志社招新考试时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其中最为重磅的作品还是那位高考作文曾经登上了百姓报的学生的作文。
她的作文标题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写了自己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感受和未来的展望,笔力扎实情感丰沛,没什么技巧性的东西,但是你看着这篇文章,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代入到文章当中,感觉到自己是其中那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正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奔跑着。
这位同学的作品实在是优秀,经由编辑部的一致投票,成为了主推的作品,也是这期特刊的主旋律作品。
不过杂志社并没有录取这位同学,因为她前面两项考试成绩一般,祝蹊有特地找她聊过,说欢迎她给杂志社投稿,但人各有天赋,她的天赋点可能点在了创作上面。
那位同学也不在意,也是,只有志向疏阔的人才能写出疏阔的文章来,还说以后一定找机会投稿。
除了这位同学的文章,祝蹊的舍友蔡颦颦的文章也十分出色,她写的是一则半白半文的志怪小故事,以故事中一个赶考书生的视角来抒发赶考路上有无数的艰难,但只要跨过了这些障碍,哪怕结局如何,都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