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257)
现在看到祝蹊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女儿。
“小祝同志啊,现在是录取通知书都发下来了吗?你这是确定可以去上大学了吗?”
林春燕小心翼翼试探着,其实吧,也很想让祝蹊把通知书拿出来看看的,但这两年下来,祝蹊是什么性格她也知道,这紧要关头,她也不敢说些什么的。
祝蹊不喜欢林春燕,不过现在大喜的日子,她也很难有什么不好的情绪,对着林春燕就说:“是可以去上大学了,林婶儿,这下可好了,我这房子呀,你又可以重新惦记着了。”
毕竟她要去学校了,总不能还占着单位的房子不是?
再说了,她马上就要有自己的房子了,谁还在乎这么一个小宿舍啊。
祝蹊:本富婆,阔气!
她说这话没带恶意,周边的人听了也全都默契地笑了起来。
大家都是这么个态度,让林春燕尴尬得很,但现在呢,什么都比不过女儿回城重要,她病急乱投医,抓着祝蹊就问:“这通知书都是邮局来送吗?能确保送到本人手上吗?其他人今天也能收到吗?”
也好在祝蹊的确有几分了解,高考系列纪录片她也有跟一部分进度的,脑子里稍微过了过资料,就说:“肯定都是邮局送的,负责任的就会送到本人手里,但是远一点的可能送到当地的教育局或者学校之类的地方,那种的就要小心点,不要让自己的名额被顶替了。”
也就是这个年代各种防伪手段不太高明,再加上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全面放开高考,参与的人数多,导致整个流程比较混乱,才能让许多人浑水摸鱼。
以祝蹊后世看到的新闻来说,还真的不少错位几十年的故事。
“收到通知书的时间长短不定,要看她本人的区位位置,就跟咱们寄信一样,远一点的地方就要比较久,我这是就在京市,报的也是京市大学,所以才这么早能收到通知书呢。”
祝蹊说出“京市大学”的名号后,大家哪里会给林春燕继续追问的机会啊,一个个就嚷开了。
“京市大学!小祝同志!你这可是给咱们好大一个惊喜啊!”
“怪不得之前怎么问你学校的事儿你都不肯说,这是在这儿等着咱们呢?”
“考上了京市大学,小祝同志,你往后不得高升啊?再回咱们台里就要做领导了呀!”
别看十年来时局混乱,但学历可不一定都毫无用处,就拿她们华视台来说,做领导的基本都是大学毕业的。
老百姓们可都懂。
祝蹊没说自己应该不会回台里工作了,她先是谢谢了大家的祝福,然后说:“大学有四年呢,四年后会怎么样咱们都不知道的。”
这话没说错,况且这围着的人群里的明白人稍稍思索,心里面也是有数的——就算祝蹊不去考大学,在台里四年,也足够让她升任领导的位置了。
现在单位的确很讲究资历,但就是因为讲究资历,这短短两年就交出了一部电视剧、一系列纪录片还有数不清的新闻稿件的祝蹊那资历才是够够的呀!
这下子有的人么,就觉得祝蹊考上大学也不算是很划算了,但心里再怎么想,也不可能在人家高兴的时候嚷嚷出来,那也太没眼色了。
不说这回事,那就只能说说别的了,反正这热闹着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这边就有人说起了祝蹊参与策划的高考记录片:“那小祝同志要不要采访采访自个儿,算起来,你不也是高考参与者么?”
祝蹊觉得吧,自己现在可没有什么代表性,如果到了后世,她也混出了个名声,接受接受采访还是可以的。
现在呢,还是把舞台留给更多值得被历史记录的老三届高考生比较合适。
“那不是可惜了,嘛当初百姓报登出的不是我的作文,要是登出的是我的作文,那我铁定要好好采访一下自己的。”
“诶,也真是,咱们台里的笔杆子竟然没拔得头筹,也不知道这作文是怎么评分的。”
祝蹊说起的时候是自嘲,但是在很有集体荣誉感的现在,华视台的员工及家属们就只觉得评分的人太没眼光了,她们台里的笔杆子,那都不知道在百姓报发表多少作品了,居然选了别人的作文,真是可恨!
这登上百姓报的作文作者祝蹊可是亲自去采访过的,她比其他人更清楚自己输在了什么地方:“不怪评分的人,我也拜读了她的作品,我写的的确不如她。”
高考并非统考,每个地区的作文题并不同,她们京市的高考作文题是《过去战斗的一年》。
现在写作文可不兴胡编乱造,到时候查出来可不好收场,所以祝蹊老老实实写了自己过去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