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23)
会议室坐着的几个干事面面相觑,尤其是新来的那两个科员,头都低下了,不敢说话。
哪里敢说话?正经宣传科的干事被车间工人比下去了,说出去都要笑掉大牙!
刘文明:?
最后这凝滞住的气氛由副科长谢平安拯救了。
他虽然是副科长,但年龄长、资历高,是在坐几人里唯一不怕刘文明的人。
“刘科,我们科室没有这位科员。”
说完,又接着说:“你应该是还没来得及看这篇文章吧,这篇文章就是从车间工人的视角写的,作者祝蹊是车间那边的人。”
刘文明只是听说了首都工人报新栏目开门红是他们首都机械厂,听到了文章作者的名字觉得很是陌生,以为是科室新来的人才,顿时欣喜非常,觉得他们科室终于有了能干外宣这块的人才了,于是就忙不迭过来找人了。
现在被谢平安一提醒,连忙低头大略看了一遍文章,才知道谢平安所言非虚。
“咳!”刘文明尴尬地咳嗽了一声,然后生硬地转移了话题,“各位有看这位祝蹊同志的文章吗?”
这个倒是看过的。
车间不看报纸,其他的科室不看报纸,他们宣传科可不敢不看报纸的。
尤其是首都工人报,这几乎是他们机械厂合作最密切的报纸了,两家地位相当,平时宣传科有什么稿件都会优先考虑提供给首都工人报的,所以,他们在老伙计发的报纸里看到自家厂子的身影时都惊讶不已。
临近年关,虽然是发稿高峰期,但他们确定首都工人报没有找他们约稿的——这种新开的栏目,基本上为了不出错,报刊方都会提前找各个厂子的宣传科约稿的。
没道理他们没有收到约稿,但是稿子却出现在了报纸上吧?
大家伙儿都疑惑得很,只能去找这个“首都第一机械厂祝蹊”是何方神圣了。
这一打听,就更觉得古怪了。
她只是生产车间一个小小的学徒工,今年新考进来的没错,但却是擦着分数线进来的,平时也只在车间干活儿,很少在车间外活动。
要知道,他们机械厂可是万人大厂,厂子里像祝蹊这样的工人真的太多了,几个宣传科的骨干讨论了好几遍,也没有讨论出来这小姑娘有什么特别的点。
怎么就写出来这么一篇稿子呢?
除了两个跟祝蹊一批招进来的新人,宣传科其他的干事都是干了十来年宣传工作的资深笔杆子了,当然能看出来一篇稿子质量的好坏了,祝蹊这篇稿子的质量那是没得说的,跟他们这些笔杆子比都不差什么的。
什么都没问题。
但这祝蹊只是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小姑娘啊!
大家都不说话,其实基本上都是不服气。
都说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未来,可这年轻人有点厉害过头了,厉害到远远超过他们的时候,只会让他们感到威胁,而不是希望的。
刘文明作为科长当然不会有这种烦恼了,他也没有考虑过下属们有这种顾虑,拿着这份报纸,把那篇文章上上下下看了许多回,满眼都是欣赏。
“我觉得这小姑娘底子不错,很适合来我们宣传科工作啊!”
不是写稿就适合来宣传科的。
得看你写的稿子是什么样的。
祝蹊这篇《小钳子大生产新工人新蓝图》不仅仅只是写她成为一名新工人后的各种感想,让刘文明更看重的是这其中的“软广”。
这年代是没有什么软广的说法了,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祝蹊这篇文章里虽然没有花很大的笔墨描写机械厂的场景,但是你在人家的文字里就是可以看到机械厂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看到机械厂大干生产、干出了成绩也干出了未来的形象。
这对塑造他们机械厂的形象可以说是十分有利的。
刘文明觉得这样的外宣人才到自己手下,铁定能成为他履历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没办法,他们机械厂宣传科其实不差的,笔杆子也有,美术大拿也有,其他技术人才也不缺,可是笔杆子们都不擅长写外宣稿,不然也不会在看到祝蹊的文章时会感到威胁了。
要让人家首都工人报的编辑、记者们来说,也得说这机械厂终于能有可以对接合作的人了。
以往机械厂写的稿子,都太浮夸了,对机械厂大夸特夸的,每次到他们手上都要改许多内容,这篇文章不同,一字未改,用起来真是太方便太舒服了!
不涉及自身利益时,总是更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的。
但如果涉及到了,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谢平安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首都工人报跟咱们厂子有合作,向来都很照顾机械厂的投稿,这篇稿子不知道占了厂子多大的便宜才登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