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空间:首辅家的诰命娇妻(463)
一个家里过多少年了,翠芬早习惯了婆婆这样,不觉得有什么。
只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等着过两天婆婆气消了,再跟她解释。
她是心里没负担,倒头就能睡,明儿还得上班呢。
她男人王老大睡不着啊,方才吃晚饭时,他娘的鼻孔都快指到天上去了,一个劲的拿眼风割他媳妇。
他又不瞎,当然知道这里头有事。
不过他也了解自己亲娘的性子,明白这里头固然有事,但这事吧,多半是他娘自找的,他媳妇指不定还委屈呢。
于是王老大也没直愣愣的问,而是转身抱住翠芬,说了句,“辛苦你了。”
翠芬已经有些迷糊了,突然感觉到男人贴上来,下意识的推了一把,说热。
随后又回过味来,扭头看她男人说:“这事还真冤枉我。”
王老大更好奇了,问她,“到底咋啦?”
提起这个,翠芬睡不着了,半坐起来跟她男人说话。
“从喜云那听的消息,说是官老爷们准备盖官学,这官学不止是教人读书考科举,还盖了个只教人识字算账的,听说在里头什么木工啊、铁匠啊都能学。”
怎么她还听说小丫头也能进,不知道是不是喜云听岔传错了。
翠芬想了这么一头子,又觉得自己生的是个男娃,那女娃到底能不能进官学也不关她的事,这种真真假假的消息她就没提。
王老大还当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半眯着眼睛听,哪想到是这样的大事,听到一半已经由躺着变成了盘腿坐着。
他奇怪,“这是天大的好事啊,科举是不想了,但另一个官学多好啊,多适合咱儿子!”
第352章 夫妻商量
王老大是真心实意的觉得这个啥都教的官学好。
当年他爷奶还在时,他身为长子长孙,极得他爷奶的喜爱。
偏爱一个孩子,就想给他谋算将来。
于农家而言,往后更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有一技之长,不用在地里刨食。
他爷爷想了七天,准备将他送到镇上的木匠那里当学徒。
木匠这一行,有“三年零一节”的说法。
所谓“三年零一节”就是说,想要出师,起码得花三年多的时间,这三年里,他是木匠的学徒,也是木匠的劳力。
你得给师傅家交学费,还得给师傅家干活,这才能学到点手艺,而具体能学多少,就得看你的悟性、师傅的大方度,以及你会不会偷师。
总之,拜师学艺不容易。
但也比背朝黄土面朝天来的强,王老大年纪不算大,却也明白这个道理。
问题是他明白,旁人也明白。
当时他们跟爷奶还有两个叔叔住在一起,两个叔叔膝下各有儿子。
对于只培养大哥的儿子,两个叔叔表现的极不情愿。
总之,最后王老大没去成。
后来爷奶过世,爹和叔叔们分家,他年纪也大了,渐渐歇了这个心思,跟着他爹一起种地。
再后来按部就班的娶妻生子,过到今天。
本来王老大早就忘了这事,今儿忽然听翠芬提起学堂,才想起这么一桩陈年旧事。
说起木匠来,他的声音里带着些怅惘。
他说:“木匠是个好活,比在家里种地强。”
不过转而又想,今时不同往日,从前木匠学好,现在进厂更好。
跟着木匠学手艺还得将人当爹一样伺候三年,任凭打骂呢,进厂不一样,厂里虽然也有师傅,但是处处有规章制度,是绝不允许打骂人的。
于是他改口,“这个学堂好,到里头识几个字,不拘学点什么,出来都能找着活干。”
翠芬跟着说:“谁说不是呢,反正我是预备叫儿子去学的,这么些年咱手里多少攒了几个子,实在不行,我回娘家借去。”
这就要说到她婆婆和男人的好处了。
在村里,一般爹娘在无私产,凭着小夫妻两个在外头赚了多少,到家里都是要上交公中的。
要花用时,就得问婆婆要,这也是婆婆辖制媳妇的一种手段。
但王老太不一样,她吃过这个苦,觉得不必在这个上头跟儿媳争长短。
任凭谁在外头苦了十天半个月的,终于赚了点银子,这时候你给他全拿走,他心里能没有点想法?
王老太想的很清楚,倒也不是不要,只是会给他们留三分。
叫他们偷嘴吃点好的也成,给孩子买块糖、扯块布也好,反正她是半句不多嘴。
凭着这点,甭管王老太性子怎么扭,俩儿媳妇乐意都让着她。
至于她男人那就更好,知道疼人,又能干,地里不忙时总会想法子找点短工,赚的钱拿回来除了上交公中的都给她存着。
后头翠芬又进了工厂,手里捏了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