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30)
天暗了,外间响起了爹娘的谈话声,还有壮壮有些激昂的声音,陈延便放下了笔。
走出书房的门,便听见大伯娘的嗓门,“今个可真是个好日子,又卖了一只碗!”
“那贵人可真和气。”李银花也在感慨。
几个姑娘们听见长辈这么说,起了好奇心,便急切地问起今天发生了什么。
大伯娘笑呵呵的,“是我们的豆羹好吃,今天有个大老爷带女儿来吃呢……那大老爷还问了我们家康哥儿和壮哥儿读书的事,吃了两碗豆羹,走的时候带走了一个碗,竟给了一两银子做赏钱!”
有人发出了惊呼声。
李银花也很高兴,“今天早点用晚食,早点休息,明天还可以多准备一些豆羹!”
“我听人说那老爷是府城来的大官,端着豆羹回去的路上被许多人看见了,都寻摸着过来买,想尝尝大老爷尝过的豆花!我叫他们明天再过来!”
府城来的大官?陈延的脑子里几乎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江南府提学姜大人。
一个会陪妻子拜访世仆,带着女儿来街边吃豆羹,同摊边百姓谈话,还会打包一碗豆羹回家的姜大人?
他在陈延心里的形象一下丰满了起来。
姜大人是一个‘接地气’的官,所以,只要菜好吃,他应当不在意吃饭用木碗还是金碗银碗吧?
……
作者有话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以后每天晚上九点更新!爱大家~~~
第17章 吕秀才想收徒
◎恰好乘东风,姜大人的赏识◎
吕秀才没想到,陈延的文章竟然交得这么快,而且一交还交了两份。
他接过白纸之后就立刻看了起来,观第一篇,他眉目迅速舒展,不错,他果然没有看错这个学生。此子的确天资聪颖,稚龄便能做出如此文章,真真是……
交这篇文章上去,绝不会落于下乘,他担忧的问题便也不会出现了。吕夫子很满意,然后他看起了第二篇文章,初看开头,他就蹙起了眉。
但随着目光向下,他眉目逐渐舒展,甚至抬头看了站在桌案前的陈延一眼,文章的末尾,还附了一张图和一些数字。
这篇文章从行文上是比不过第一篇的,只是开题之意……所以,这小子想交哪份?
想知道,吕夫子就直接问了,“两篇文章,陈延,你属意交哪一篇?”
“学生想交第二篇。”陈延自己也思考了许久。
“陈延,你很让夫子惊讶。”吕夫子眸光里带了一些感慨,“以前我只觉得你聪慧、擅读书,现在看来,你心也很细,能见微知著。”这胆子也是格外的大。
“那便交这第二篇上去吧。”
陈延又问:“夫子认为文章可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不用。”吕夫子摇头,“你自己应该改过了吧,虽然缺了几分雅致,但淳朴自然,意切情真,再改就失了这分韵味了。”
那么这件事就这样定下了,陈延躬身,“多谢夫子给学生这次机会。”
“机会是你自己争取到的。”他是因为陈延的能力选择了他,“回去吧。”
陈延脸上挂起笑容,跑着去了前边的课堂。
吕夫子则起身,盯着桌上的稿子看了许久。
-
夜里,吕秀才同夫人一起用饭。
“夫君这是怎么了?”吕夫人柔声问:“今个那学生交来的文章你不是颇为满意吗,怎么还是心不在焉的?”
“夫人……”
吕秀才想,自己可能是真动了惜才之心。
看到那小子,他恍惚之间有点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其实多年前,他的文章也是陈延那种风格的,当年举业,也是读了横渠四句,想要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只是年少锐气被屡次不第所击垮,后来他也汲汲营营,打听江南府提学喜好的风格,逐渐学会了文章制艺,但到底是差了几分火候。
吕夫人听夫君说起了从前事,把手覆在了他手背上,“既然起了惜才之心,那夫君收他为徒便是!”
吕秀才有些意动,但还是说:“待文章之事过去了再说。”
吕夫人:“那妾就先祝夫君觅得佳徒了。”
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快就过去了,姜大人留意着文章的事,便询问了一下县令。
上官发问,县尊自然就快快动了起来,连忙叫书吏把各私塾交的文章呈来。
东西是老早就整理好了的,只见摆在最上方的就是陈延那篇文章,行走之间,书吏还瞥了几眼文章浅薄的语言。
真不知道方大老爷在烦忧什么,这样的水平,也就够给两位方公子提鞋了。这次两位方公子的文章有这样的东西衬托,应该能得赏识吧?这样也不会缺了他的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