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3)
宋宁和杜乐娘两个都默不作声地搬了小马扎在她们身旁坐下,就听她继续道:“那婆娘生的那叫一个妖妖俏俏,往那一站,逢谁都大哥、大哥的招呼。哎哟哟,那些个老少爷们被叫得魂儿都丢了,要买豆腐的都去了她那儿,不买豆腐的也要凑过去巴巴地看上一眼。”
宋宁回头看了眼小姑子,就看见小丫头脸色涨红回瞪了她一眼,拎着小马扎进了屋。
宋宁忍不住捂嘴笑了笑,又问道:“婶子,那她家的豆腐到底怎么样?”
方氏看了她一眼,脸上露出些得意神色,“不是我托大,她那个都是些花架子,我家老婆子都做了二十年的豆腐了,她能比得上?”
宋宁想了想又道:“婶子,不如把你家剩下的豆腐都卖给我,我想做成卤豆腐干拿到集市上去卖。”
孟氏有些惊讶地看着她道:“三娘,你可想好了?”
宋宁朝她点了点头,“娘,您放心。卤豆腐干能放一段时间,就算卖不出去,咱们也能留着自己吃。”
方氏一拍大腿,喜上眉梢道:“哎哟,我看这个行,还是你这丫头脑瓜子转得快。我家还剩下十五块儿,本来想着卖不掉也是要送人的,既然你要就算我送你们的,邻里邻居的别提钱不钱的。”
宋宁忙笑道:“婶子您大方,我们也不能占您便宜。再说了,你们买豆子、起早贪黑做豆腐花的时间,那可都是本钱,我们可不能让你们吃了亏。”
孟氏也道:“三娘说得对,四嫂,你若是不收下,老太太面前也说不过去。”
想到自己那个老婆子和几个妯娌,方氏叹了口气,因为她两口子为人大手大脚,一年到头没剩下几个钱,她那婆婆看她的脸色一直就不怎么好。
宋宁回屋里开箱子数好钱出来交给方氏,“婶子,一块豆腐三文钱,十九块豆腐就是五十七文,这钱你必须得收下,我要是买得好啊,还得找你们定呢,咱们要做的是长久买卖。”
方氏眼底亮了亮,要是这丫头的生意做起来了,就算再来个什么赵春娘,李春娘,他们家豆腐都不愁卖不出去了,乐呵呵地收了钱,连忙又数出十二文退了回去,“咱们说好的,这四块是我送你们的,你要是再客气,这生意咱们就不做了。”
宋宁也不再推辞,等方氏的豆腐拿过来了,就开始架炉子准备烤豆腐干。
就在这时天色突然阴沉了下来,紧接着哗啦啦一阵小雨落下来,宋宁忙将炉子搬回屋檐下,又冲进雨中去收晾在外面的被褥。
“哎哟,怎么突然就下雨了。”孟氏连忙起身去帮忙,又朝屋里喊了一声,“乐娘,快出来收衣裳。”
“诶。”杜乐娘丢下手里的编了一半的小花篮,从屋里跑了出来。
她们刚收好衣裳,雨就大了起来,孟氏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天际,蹙眉道:“哎,这个时辰大郎应该都已经到柳家庄了吧?”
杜乐娘点点头,拍了拍她身上的水珠道:“ 娘,咱们这儿离柳家庄也就十来里路,哥哥就算走得再慢都该到了,走走走,快回屋换衣裳。”
孟氏回头看向宋宁,“三娘,你也去换换。”
宋宁点点头,回屋子换了身衣裳,又翻出她微微扁下去的荷包数了一遍,还剩下四百九十一文,也不知道她悄悄塞进包袱里的那二百文,小相公发现没有。
……
再说杜蘅离了白水村一路步行到了柳家庄,与个叫柳七的同窗碰了面,然后又一起坐着村子里的牛车去了隔壁的南江县城。
原来柳七有个族叔在南江县一家米粮铺子里干活,因前些日子搬货伤了腿,不得不回乡休养,回去后与家人说起那高价米铺年底事多,账房里缺两个能写会算的小伙计,报酬丰厚。
柳七知道后又告诉了杜蘅,两个人都想攒些银子补贴家用,一合计就来了。
他们到南江县时见天色已晚,正要找个客店歇息一晚,被迎面跑过来的几个半大孩子撞了一下,当时也没在意,到了客店才发现身上钱袋已经被摸了去,再要去找哪里还有那些人身影!
两个人看天都快黑了,外面又下起了雨,又冷又饿,实在没法子,正要拿了包袱里的棉袍去当。
杜蘅这才发现临行前宋宁塞给他的那两百文,一时心内五味杂陈,柳七见了却是大喜道:“杜兄,还是你有远见,这钱藏包袱里比揣身上稳当多了。”
宋宁往他包袱里塞钱时想的是出门在外总得以防万一,也没想到竟真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等到初六赶集那日,宋宁带着做好的卤豆干和笋干、萝卜干跟孟氏母女两个一早起来赶了村子里的牛车去镇子上做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