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番外(95)
李嗣源听了顿时赞道:“这个听了贴切,就用这个。”
冯道立刻谢恩,“多谢监国。”
李嗣源听着冯道说得头头是道,就顺口问了一句,“先生博学多识,嗣源佩服,嗣源这里也正好有个事想问一下先生?”
“不知监国想问何事?”
“先生,若我想改朝换代,该定什么国号好?”李嗣源想着今天霍彦威李琪说了那么一会,光说换国号,也没说换啥国号,李嗣源自己又不懂这个不会想,如今看冯道好像挺懂这个,就打算找冯道参谋一下。
冯道听了李嗣源说的,仿佛很是惊讶,“监国打算改朝换代,另立国号?”
“怎么,有什么不对吗?”李嗣源不解。
冯道沉默了一会,才开口说:“这话本不该臣说,只是监国问起,臣今日不说,监国日后明白过来,只怕会恨今日臣不告,所以今日之话出臣口,入陛下耳,还望陛下不要说出去,否则只怕得罪许多人。”
李嗣源看冯道说得郑重,也正了脸色:“你说。”
“这改不改国号一事,涉及国本,改变换代,另立国号,可能于朝中许多大臣有利,但唯独对陛下,毫无利处。”
李嗣源听了皱眉,索性也不顾及,“这是什么话,改朝换代,做开国皇帝,难道不好么?”
冯道摇摇头,“开国皇帝名头是好,可论皇帝好坏,还是看他的一生的功绩。”
“这是自然。”李嗣源点点头,这点他还是懂的。
“陛下战功赫赫,征战沙场四十年,若不改朝换代,另立国号,只怕百年之后,史书上论起功绩,少有人及,可改朝换代,另立国号,只怕日后史书上,不过寥寥几笔。”
李嗣源听了一懵,“怎么会这样?”
“监国自十七岁跟随陛下父亲征战天下,后来又跟随陛下征战二十年,战功之多,只怕史书几页都记不下……”
李嗣源听得顿时很得意,他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他一点都不掺水的战功。
冯道突然话锋一转,“可也是因为您是追随陛下父亲、陛下打的仗,你们的功绩是一起的……”
李嗣源毫不在意,“这有什么?”
“若监国不改朝换代,另立国号,史官自然会如实记载,可若是改朝换代另立国号,那陛下就成了前朝末帝,难道让史官记载本朝太/祖是如何跟着前朝末帝征战天下的?那这是歌颂前朝,还是歌颂本朝,哪个史官有这个胆子,史官就算为了保命,也会将监国跟随陛下打天下的事简而化之,一笔带过,监国算算,如果不算您跟陛下父亲、陛下打天下时的这些功绩,您还有何功绩可写?”
李嗣源听了,顿时傻眼了。
第47章 国本之争完(一更)
李嗣源还是有点怀疑, “果真如此严重?”
冯道看着眼前的棺椁,“若只说史书记载那还是好的,毕竟只是身后名, 监国若改朝换代, 只怕平日逢年过节更难受。
平日逢年过节, 臣子总要上些歌功颂德的贺表,可监国的那些功绩,臣子敢提么, 就如监国引以为傲的五千轻骑取汴京,助陛下得汴京而天下,此等赫赫战功,当世少有, 可监国改朝换代后, 臣子敢提么?
提了,就要功涉前朝末帝,一个不好,就要被御史弹劾思慕前朝, 心怀不轨,久而久之,臣子但凡贺表,只敢写着花样文章, 再没人敢提,监国几十年赫赫战功,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世人遗忘。”
李嗣源心中一紧, 有些怒意, “这事李琪他们上奏时知道么?”
冯道叹了一口气, “武将,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道道,但文官,心里应该门清。”
李嗣源气得一拳砸到旁边柱子上,“这些人,怎么能如此欺我?”
“来找陛下请陛下改朝换代另立国号的都是前梁旧臣吧?”冯道在旁边说了一句。
李嗣源瞬间醍醐灌顶,“难道他们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前朝降臣的身份,就如此不顾朕的名声,他们就不怕朕事后反应过来,去清算他们?”
“改朝换代另立国号是监国自己决定的,就算事后明白,难道自打脸么,这种事定下就是定下了,而且陛下只觉得不过是一前朝降臣的身份,却不想梁晋相争几十年,梁将和晋将早已自成体系,陛下入主汴京,得了天下后梁将成了前朝降臣,事事被晋将压制,如今这种大好时机,梁将怎么会放过这个翻身的机会。
只是,监国莫要忘了,您出身晋将,一身功绩也是攻打梁国所得,您的根子,在晋军。”
李嗣源顿时冷汗下来,冯道前面所说,李嗣源还只是气愤,可最后一句,真是戳到他心里去了。
李嗣源知道自己最大的底气就是这几十年在晋军中的赫赫战功,在晋军士兵中仅次于李存勖的声望,只有有这个,将士们才会真心拥戴他,才会听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