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眠(4)
“柳疏桐下晚窗明。”林疏桐答得简明。
女孩露出疑惑的神情。
林疏桐又在纸上写下了“疏桐”两字,“就是这两个字。”
女孩恍然大悟,“哦!那刚刚那句是什么呀??”
“柳疏桐下晚窗明,只有微风为折酲。是唐代陆龟蒙的诗《和袭美酒病偶作次韵》。”林疏桐耐心解释。
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是个孤儿,后来福利院有位好心的妈妈收养了我,只跟着她们认了些字,在教会学校上了两年学,平时是够用,但在报社差得还多着呢。”
林疏桐讶然。
女孩看出林疏桐的想法,解释道,“我是被福利院的妈妈送来的,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样,国文水平不高,都是凭着关系进来混口饭吃的。”
“《锦报》不是上海很有权威的报纸吗?”
女孩摇摇头,“自从日本人攻进来,《锦报》原本的编辑全都被换下,现在的这些都是才来不久的,除了将那些轶闻趣事夸大其词外,什么都不会做,说来惭愧,校对和写一些正经新闻的活都是我在做。”
林疏桐好奇,“那之前的那些编辑呢?”
女孩四下望了望,然后离开座位凑近林疏桐的耳朵,极小声地说,“据说是都被日本人杀了。”
林疏桐瞳孔微震。
“你可别告诉别人啊。”女孩随即转换话题,“我叫张曼莎,小名蓁蓁,你以后叫我蓁蓁就好了。”
林疏桐也笑笑,“蓁蓁。”
--
张曼莎很热情,林疏桐很快和她熟络起来,中午还约好了一起去吃报社门口的那家阳春面。
大约距午休时间还有一刻钟左右的时候,在桌前翘着腿喝茶聊天了一上午的“闲散人员们”掐着表离开,整间办公室里一下只剩张曼莎和林疏桐两人。
经过这一个上午林疏桐也看出了这家报社的门道。
基本所有活都被推给了张曼莎,其余人等只在要出刊的时候写一两片豆腐块酸文就可以。
林疏桐一来,大家理所当然地把她当成了“张曼莎二号”。
这倒很合林疏桐的意。
来之前,她还会担心自己写的东西过不了审,现在看来,也没人会审核。
见大家都纷纷离开,林疏桐也拉着张曼莎起身,“走吧。”
张曼莎有些惊惶,“可是还有这么多活呢。”
“你不是嚷嚷着饿了吗?”林疏桐反问。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走吧。”
两人走到楼下,迎面撞上手里提着保温桶的林晏礼。
“哥哥?”
“雨眠。”
两人同时开口。
“正好,我给你送午饭来了,没想到还来迟了。”林晏礼扬了扬手里的保温盒。
林疏桐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你那么忙干嘛还给我送午饭啊。”
“你出去那么久,哥哥好久都没陪你吃饭了,外面的饭也不比家里的。”
林疏桐为难,“但我已经约了朋友一起吃了。”
林晏礼笑眯眯,“我带的多,本来就是想给你们报社的人都分一点的。”
没法子了,三人又折返回楼上。
张曼莎热情,林晏礼健谈,一顿饭吃得很热闹,林疏桐离家两年,确实好久没感受过这种温暖的氛围了。
林晏礼也随便问了问林疏桐的工作情况。
“《锦报》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但能做喜欢的事,我很开心。”
这其实就是林晏礼安排她来《锦报》的原因。
他了解自己这个妹妹,表面上看着文文静静,但骨子里和街上那些爱国学生一样。
《锦报》经过大换血,林疏桐也没那么容易能以笔为剑,成为众矢之的。
一顿饭结束,林疏桐将窗户都打开,希望饭食的味道能快点散去。
“大冬天的,你也不嫌冷。”林晏礼又嫌弃地上下看了眼林疏桐,“十一月底了,就穿这么点,不怕生病啊?出门两年都不会好好照顾自己了。”
林疏桐这几天和林晏礼相处下来,发现他这两年变了很多。
尤其是在唠叨这一方面。
林疏桐推着林晏礼往外走,“室内都有暖气的,哥,你不上班啦?快点回去吧。”
“行行行我走,对了,朗行晚上要来家里吃饭啊。”
好不容易送走林晏礼,却发现张曼莎正支着脑袋看着自己。
“桐桐,我好羡慕你哦,你哥哥对你真好,你爸妈肯定也很好。”
林疏桐怔了一下,“我爸妈都已经走了。”
张曼莎捂住嘴,“对不起啊桐桐,我不知道。”
林疏桐笑笑,“没事,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
下午和上午差不多,临近下班点的时候大家都纷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