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虎鲸后我被迫内卷了+番外(91)

作者:简淡 阅读记录

十多年的时间,使得她习惯了虎鲸的测量方式,通过回声定位,她可以判断距离与方向,在脑子就可以很自然地形成地图。

大脑一点点绘制出的海岸线,已经可以看到熟悉的轮廓了。

她以为,她对上辈子已经没什么留念的了,毕竟没有什么真心对她的亲朋好友,她的去世,想必也没人会在意。

但实际上,当她来到这片海域,她才意识到,她还是有留念的。

不得不说,民族自豪感在她身上塑造得很成功。

以前,她每次看那些爱国的视频或文字,都会感动到泪流。每年国庆看阅兵,也多有感触。

一有空,就会看各种历史纪录片,就像是与那个时代的人相会。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多么灿烂,出了那么多璀璨的名人,留下那么让人自豪的文化。

见证过这样的人类文明,重活一世,却再也看不到了,也无人共鸣,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呀。

曾经熟悉的一切,如今都已是相隔两世,可念不可及。

在中华文明熏陶下长大的她,可以说,这就是她的根,转世换了种族,这也是抹不去的,她的所思所想,都有着中华文明的痕迹。

人类文明为她扎了好根,虎鲸族群给她灌输营养,这才能形成现在完整的她。

不过,这一世,她还是希望没有人类吧。

但是这显然不太可能,就算没有人类,自然规律也可能会进化出更加适应环境的高智商生物。

弱肉强食,她也只能着眼于现在的虎鲸族群。

东连问起她在想什么,她这能从何说起呢,倒不如不说。

只是,在认出黄花鱼时,她突然开口,说要吃它们。

黄花鱼,其实对于虎鲸来说,是很小的。

着实是她以前斥巨资吃过半条,她现在才认得出来。

一般地球的冬天,黄花鱼会到深海避寒,避寒就没什么适合它们的食物。所以,可能是这个世界,寒季太长了,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现在还能在浅海看到它们。

黄花鱼属于石首鱼科,是中国特有的鱼种之一,在繁衍期,会用鱼鳔发声,渔民就靠这个特点,来捞黄花鱼。

长时间的捕捞,使得海洋中的野生黄花鱼几乎没有了,后来只能靠人工养殖。

她当时吃黄花鱼时,特别去了解过。

野生黄花鱼因为稀少,都被炒成天价了。

另一种中国特有的石首鱼,是黄唇鱼,体型有一米多,这种更加稀少,也是渔民们可遇不可求的。

而现在,她望着前方的鱼群,只要她想,想吃多少就有多少。

免费自助餐,谁不爱呢?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轻风徐过, 海面泛着微浪,海面下,有两头虎鲸正认真地盯着食物。

东连感受到这黄花鱼的体型实在太小了, 但是音音说想吃,那自然要配合抓。但是他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真的好吃吗?”

音音非常兴奋地晃了晃脑袋, “肯定好吃的,它的好吃,流传千古呢!”古人可是写了很多诗,来赞颂黄花鱼的美味呢。

余珠望着那鱼群,想了想它们的捕捞方式, “这种鱼, 我们不用尾巴拍晕它们,用声波就可以了。因为它们有耳石, 当有强大声波经过他们时, 两个耳石会发生共振,就会被震晕。”

在华夏古代, 渔民便已学会敲船板, 来将石首鱼震晕, 再用渔网捞起来, 就能满载而归。

但这其实也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 无论大鱼小鱼都被震晕捞了起来,而且是在繁衍期聚集的时候。所以到了二十世纪,就几乎没有野生的黄花鱼了。

余珠想了想, 又叮嘱道, “但同时, 它们在求/偶或者遇到危险时, 会发出嘈杂的叫声,可谓是最吵的鱼类了,很响,我们听了都会难受。所以,要速战速决。”

东连顿时就明白了,之前他们也用过声波将鱼群赶成鱼球,然后再用尾鳍拍晕他们。

现在捕食这种有耳石的石首鱼,用强大的声波就可以完成捕食的步骤了。

黄花鱼对声波很敏感,在余珠跟东连聊天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往远处游去了,但虎鲸的速度,比他们快上许多,很快便将他们围住。

两边高强度的声波,很快就将这个鱼群震晕。

两头虎鲸,纷纷接住掉落的小鱼,鱼快速地顺着喉咙就下去了。

鱼群雨下得差不多了,余珠接住剩下的几条,同样还没来得及嚼,就顺下去了。

余珠愣了一下,忍不住开口,“说实话,没尝到什么味,你呢?”

东连吧啦吧啦了几下嘴巴,“我也是。”

余珠沉默了,所以,吃了个寂寞?嘴巴太大也是错?

且不说什么清蒸黄花鱼,红烧黄花鱼,香煎黄花鱼……这年头,想直接尝一下黄花鱼的味道,都尝不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