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百般无奈之下, 卫玄成甚至于想过含恨了结掉自己,图个干净,再转念一想——
要真是死了, 就当下魏王军中这个舆论风向, 只怕马上就会传出自己因阴谋诡计为人戳穿,羞愧难当, 自尽躲避的消息来!
那才真是死了都不得安宁!
卫玄成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忍,把自己憋到心理变态。
而李世民……
李世民这会儿美的连自己姓什么都快忘了。
“妈耶, 多年旧恨,今朝一雪前耻!”
借着这股东风,他转头就去找魏王了,先动之以情:“长生先前虽曾建功,但到底是初来乍到,看我不惯,亦或者对我心存疑虑的,难道只有卫先生一人吗?想来实情绝非如此。而为了成就王爷的大业和周全一干臣属们的心意,您也不能太过于偏向我。”
又晓之以理:“此战之后,徐路授首,北上便可畅通无阻,而徐路的主君庆州夏侯曙还未弱冠,这位置又是从其父手中承继,他本人并不能在庆州服众,料想也难当您一击,届时大军远行,粮草的后继便成了问题,长生愿意前往德州,为您戍守后方,以安王爷与诸位同僚之心。”
末了,甚至于又加了一句:“此外,还请王爷务必使卫先生与我同行,以此作为监督!”
新来的爱将跟旧有的臣属之间的矛盾,魏王并非一无所知,先前李长生离开军营追逐卫玄成,自己麾下的老人前来告状,这到底是为了什么,魏王心知肚明。
就本心而言,魏王是倾向于李长生的,因为他知道此人的确是个强将,兵荒马乱的时候,什么都是虚的,只有能打仗是实的!
但要说因此就能将其余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人打入冷宫,那也不现实。
人心都是肉长的,哪儿能真的毫无感觉呢。
如今李长生能看透自己的难处,主动退避,魏王当真是既感动,又窝心。
而他对于局势的分析,也颇合魏王心意。
徐路作为庆州大将,业已死于先前那场大战,而没了徐路,庆州也就宛如没了牙的老虎,不足为虑,实在无需动用李长生这样的底牌出手了。
夏侯氏能够占据庆州,是因为夏侯翎曾为庆州节度使,在此地堪称树大根深,而庆州军又作为叛军的主力之一攻入长安,大肆劫掠,因此实力大增。
可夏侯翎在月前病死,其子难当大业,麾下文臣武将面和心不和,唯一一块硬骨头徐路又死了,庆州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魏王的囊中之物,可随之而来的粮草转运和后方的安稳,也就成了个大问题……
如今李长生主动愿意担当起这个责任,真是再好不过了!
原本因为李长生的结契兄弟们都去了德州,这时候他也要去,魏王是应该有所怀疑的,但是经历了卫玄成之事进行铺垫,此时他却只觉得这李长生是个忠肝义胆的汉子,哪里还生得出怀疑之心?
没看人家都主动说要带着卫玄成一起去,以此作为监督了吗?
魏王短暂的思索了几瞬,便痛快的拍板应允。
而他到底也不是十成十的放心,故而又使人将余盈盈请了来,将她托付给李世民顾看:“到底是行军打仗,带着她一个小女儿多有不便,还是让她往后方去,才能叫我安心……”
说到此处,魏王不无感慨的流了几滴泪:“先夫人在时,身下无有儿息,将这孩子视若己出,我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
“她也争气,打小就聪明,数算一道上极有天赋,等到了德州,涉及到粮草军械的事情,你们二人先听刺史钱伦的意思行事,再小些的事情,便两个人商量着来。”
李世民心知他这是有意要在卫玄成之外,再在自己身边安一只眼睛的意思,因着早就有所猜测,此时倒是不露异色,微微一笑,抱拳赢下。
而余盈盈又何尝猜不透魏王的心思?
可能会有人觉得,魏王让她去监视李长生太傻了——谁都知道魏王有意将她这个侄女嫁给李长生,女生外向,怎么能保证她永远偏向魏王,而不是自己未来的丈夫?
但魏王其实并不傻。
他或许不够精明,但头脑仍旧是在大众基准线以上的。
限制住他的,其实是对于未来局势的推测和当前政局的精准把控度。
他知道余盈盈是聪明人,所以他坚信余盈盈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半道上认识的未婚夫,怎么可能比得过势力庞大、且将她抚养长大的魏王府?